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乌龙山寺阁》
《登乌龙山寺阁》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古风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

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

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

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

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

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

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

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

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0)
翻译
桐川原本无尘埃,更何况这幽静楼阁格外清冷。
万木在秋天发出声响,这一间轩窗与天空同样纯净。
前方山峰翠绿如滴水,后谷回声与话语相应。
栏杆下的江云归去,屋檐前积聚着古老的冰雪。
岩寺中的僧人面对游人,眼神清澈如寒冬的冰晶。
繁杂思绪因心而空,独自吃饭伴随稀疏的钟磬声。
我本应生活在山林之中,却误入世间纷扰的争斗。
如同市井之人,几乎忘却了鹿的本性。
久别故乡的山峦,藤蔓缠绕封锁了幽深的小径。
长久以来我担心迷失在这深处,不知何时能确定归期。
在这宁静时刻来到此处,常觉得心境优美。
仍感愧对隐居的心愿,姑且吟咏这小山之景。
注释
桐川:地名。
尘:尘埃。
幽阁:幽静的楼阁。
万木:众多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天净:天空纯净。
翠分滴:翠绿如滴水。
应:回应。
槛下:栏杆下。
凝:凝聚。
岩僧:山岩上的僧人。
湛若:清澈如。
百虑:种种忧虑。
空:消失。
疏磬:稀疏的钟磬声。
谬:错误。
纷竞:纷扰的争斗。
市朝人:市井之人。
麋鹿性:鹿的自由生活。
萝蔓:藤蔓。
幽径:幽深的小路。
襟韵:心境。
胜:优美。
招隐心:隐居的心愿。
小山咏:吟咏小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中寺庙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这几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清洁宁静的氛围,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净土之中。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这里诗人的笔触轻盈而富有层次,从山峦的绿意到谷间的声音,再到流水和积雪,每一景都显得那么生动。

"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诗中的人物形象——岩僧,也是这宁静画卷中的重要组成。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内心的平淡与超然,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 诗人的自我反省以及对尘世的批判,也透露了他内心对于自然与人生价值观的追求和思考。

"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不确定性。

最后,"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表明了诗人的内疚与自我安慰,也是他对这份隐逸生活的一种肯定和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幅中国山水田园式的人文景观。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次太守李侍郎和郡博士包丈芍药韵二首·其一

栽花未免惜花残,忙里应须护小栏。

何似长松与修竹,不妨耐久静中看。

(0)

题漫天坡·其一

大漫天是小漫天,小漫天是大漫天。

只因大小漫天后,遂使生灵入四川。

(0)

感春

百花感阳和,次第变枯槁。

寒梅秀腊前,红叶媚春杪。

无端造化儿,戏剧何小小。

迎春复送春,堪笑枝间鸟。

我以虚静观,一室乾坤悄。

平生诵圣言,闻道亦颇早。

了兹色相空,宁复问先后。

冥心大化俱,左肘从生柳。

(0)

落日暑犹剧,虚亭风不来。

半身流汗雨,两耳聒蚊雷。

扇手何曾歇,浆瓯未放回。

畴能呼屏翳,一霎荡炎埃。

(0)

夏夜喜雨诗

夜坐飞蚊息,凉生户牖中。

稍披风力快,俄听雨声雄。

疠疫千家净,炎蒸一夕空。

安眼知处处,端的谢天公。

(0)

和余时升周子美江雨有怀雨不绝诗韵各赋一首·其二

檐前万点落珠玑,乳燕梁间嫩学飞。

水汇百川人迹绝,苔封三径马蹄稀。

田塍湓溢禾生耳,薜荔芊绵垣有衣。

江上何人清兴尽,却乘新涨棹舟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