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日日春风来,花底送春春不回。
浓花百本压姚魏,当轩对客参差开。
春光如此不一醉,孤负梨花三百杯。
山堂坎坎夜击鼓,羯鼓催花疾如雨。
一花一杯杯莫辞,客醉未眠余起舞。
夕阳西颓月亭午,白首英雄古无主。
主人昨收五石黍,且酌金尊酹鹦武。
满堂佳客为谁豪,意气相看只宝刀。
悲歌劝尔杯中物,风尘壮士无颜色。
柴门日日春风来,花底送春春不回。
浓花百本压姚魏,当轩对客参差开。
春光如此不一醉,孤负梨花三百杯。
山堂坎坎夜击鼓,羯鼓催花疾如雨。
一花一杯杯莫辞,客醉未眠余起舞。
夕阳西颓月亭午,白首英雄古无主。
主人昨收五石黍,且酌金尊酹鹦武。
满堂佳客为谁豪,意气相看只宝刀。
悲歌劝尔杯中物,风尘壮士无颜色。
这首诗描绘了在充满春天气息的柴门内,花底送春的情景,以及主人热情款待宾客,以酒助兴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氛围。
首句“柴门日日春风来”,开门见山地描绘了春风吹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花底送春春不回”一句,既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富有哲理意味。
“浓花百本压姚魏,当轩对客参差开”描绘了花开之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姿态各异,与客人相对而开,增添了宴会的热闹气氛。诗人通过“压”字,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的繁茂,而“参差开”则体现了花开的动态美。
“春光如此不一醉,孤负梨花三百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之情,希望尽情享受,但又因未能尽兴而感到遗憾。这里将春光与梨花联系起来,梨花作为春日的象征,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替的意象。
接下来的“山堂坎坎夜击鼓,羯鼓催花疾如雨”描绘了夜晚宴饮时的热烈场面,羯鼓声声,仿佛在催促着花儿开放,也激发了宾客的热情。诗人通过“疾如雨”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节奏的快速和气氛的热烈。
“一花一杯杯莫辞,客醉未眠余起舞”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希望客人能尽情畅饮,直至醉倒。这一句中的“起舞”不仅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也暗示了主人与客人的亲密关系。
“夕阳西颓月亭午,白首英雄古无主”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景象,夕阳西下,月已高悬,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这里将“白首英雄”置于无主之地,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有对英雄迟暮的无奈。
最后,“主人昨收五石黍,且酌金尊酹鹦武”描述了宴会后主人准备的粮食和酒,以及向英雄致敬的举动,体现了主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宴饮的欢乐与深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片石拓遗序,抚墨追昔贤。
精华耀千载,讵以文字传?
抗古有真际,藻采特外缘。
岁月去泱莽,此任谁为肩?
凭阑俯烟海,落想青苍间。
但觉气蓬勃,云鸟偕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