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如云不受缚,乌藤五尺陪行脚。
几年陈迹旋磨牛,一日横空出笼鹤。
江山悠远天宇阔,眼力穷时吟吻渴。
含新咽秀入清脾,蔬笋敢污甘露钵。
高僧如云不受缚,乌藤五尺陪行脚。
几年陈迹旋磨牛,一日横空出笼鹤。
江山悠远天宇阔,眼力穷时吟吻渴。
含新咽秀入清脾,蔬笋敢污甘露钵。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超脱与自由,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高僧如云不受缚",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心境,如同云一般不为世俗所束缚,拥有绝对的精神自由。"乌藤五尺陪行脚"则是说他手持一根五尺长的乌藤拐杖,与之同行,这既描绘了他的形象,也暗示了一种孤独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接着,诗人通过"几年陈迹旋磨牛,一日横空出笼鹤"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岁月流转,留下的旧痕如同被磨去,而那只曾经关在笼中的鹤,却一跃而起,冲破束缚,飞向广阔天空。这不仅是对时间与空间的一种超越,也象征着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江山悠远天宇阔,眼力穷时吟吻渴"这两句,则描绘了僧人面对壮丽江山和广阔天宇时的心境。他的目光穿越时空的限制,去感受那些超出常人视野之物,而这种深沉的感悟,如同干渴的吻痕,留在心间难以磨灭。
最后两句"含新咽秀入清脾,蔬笋敢污甘露钵"则是对僧人的修行生活的一种赞美。这里的“含新”指的是吸取新的、纯净的气息,“咽秀”则是吞服着清甜之物,通过“蔬笋敢污甘露钵”,诗人强调了僧人对饮食的选择和洁净,以及他们对精神纯洁性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修行境界,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种精神自由和心灵纯洁的向往。
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
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万叠捲鲛绡。
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
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几回目眩魂摇。
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
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浴日海门潮。
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
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
残腊辞梅,嫩寒侵柳,小园风送春来。
渐夭桃竞放,琼李争开。
相约西邻女伴,妆罢也、倚徙莓苔。
柔荑滑、弓鞋半褪,罗袜微歪。安排。
秋千架畔,试闲寻百草,笑赌双钗。
更揉红撚白,插鬓堆怀。
伫立湖山石上,错引得、蝶恋蜂猜。
花阴冷、归更雪缕,香溢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