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
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万叠捲鲛绡。
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
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几回目眩魂摇。
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
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浴日海门潮。
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
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
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
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万叠捲鲛绡。
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
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几回目眩魂摇。
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
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浴日海门潮。
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
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
这首《望海潮》描绘了乍浦天妃宫的壮观景象与观潮的壮丽场景。开篇以“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辉煌的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矗立在银色的波涛之上,犹如神话中的仙境。接下来,“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描绘了远处烽火连天,军营密布的景象,与碧蓝的海浪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氛围。
“万叠捲鲛绡,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几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海浪翻滚如鲛绡般的美丽,以及仿佛神兽驾驭海水,白马跃上云霄的奇幻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浪的动态之美,如同春雷般的一蹴而起,又如千寻之高的秋雪般汹涌澎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潮的气势磅礴。
“几回目眩魂摇,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的赞叹,以及对眼前景象的震撼感受。接着,“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继续赞美这里的庄严与壮观,云彩装饰的庄严景象与屹立的绣幢,与日夜奔腾的波涛相映成趣。
最后,“浴日海门潮,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描绘了海潮与月相的互动,海潮似乎在沐浴着日出的光辉,而月亮的盈亏变化与海潮的涨落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自然哲学意味。
“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则是以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和古代桥梁为喻,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历史的向往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现实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超脱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思考。
综上所述,《望海潮》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乍浦天妃宫及其周边海域的壮丽景色,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反思等多个层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乾坤气磅礴,山石钟奇形。
鳌峰才数尺,濯秀何亭亭!
势欲负厚地,岌若霄汉淩。
一峰更旁耸,玲珑穴虚明。
青肤萦白障,微扣宣金声。
中涵太湖润,瑰伟专上京。
想当初凿时,山鬼泣以惊。
置之玉堂前,几阅瀛洲登。
年来对阁老,岷峨眼中青。
雨渍生古色,月寒见霜棱。
摩挲助文思,一挥九制成。
谅勿忧豪夺,长兹托佳名。
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
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
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
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
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
佛炉架岩上,疏泉汇清池。
民居亦棋布,机硙临山陲。
清幽入行李,缓策遂忘疲。
黄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
从官多名儒,山石遍题诗。
伊余备史属,斐然愧文辞。
矧兹中兴运,歌诵职所宜。
皇灵符厚德,岂曰恃险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