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
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
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
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
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
佛炉架岩上,疏泉汇清池。
民居亦棋布,机硙临山陲。
清幽入行李,缓策遂忘疲。
黄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
从官多名儒,山石遍题诗。
伊余备史属,斐然愧文辞。
矧兹中兴运,歌诵职所宜。
皇灵符厚德,岂曰恃险巇。
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
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
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
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
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
佛炉架岩上,疏泉汇清池。
民居亦棋布,机硙临山陲。
清幽入行李,缓策遂忘疲。
黄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
从官多名儒,山石遍题诗。
伊余备史属,斐然愧文辞。
矧兹中兴运,歌诵职所宜。
皇灵符厚德,岂曰恃险巇。
这首元代诗人胡助的《上京纪行诗(其三)居庸关》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貌。诗中以居庸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关塞的雄伟、自然景观的秀美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首句“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居庸关作为古代边防要塞的历史沧桑感。接着,“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居庸关作为天然屏障的作用,同时也突出了关塞的险峻与坚固。
“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则转向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晨光与苍翠的山色相互映衬,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行走在山间时的惬意与宁静。
“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进一步展示了居庸关周边的地理特征,蜿蜒曲折的山谷与奇峰异石交相辉映,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鸟鸣声与草木的生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和谐的自然乐章。
“佛炉架岩上,疏泉汇清池”则引入了宗教元素,高耸的佛炉与清澈的泉水共同构成了居庸关独特的文化景观。
“民居亦棋布,机硙临山陲”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房屋错落有致,山脚下设有磨坊,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清幽入行李,缓策遂忘疲”表达了诗人深入自然后的感受,清新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行走中的疲惫也随之消散。
最后,“黄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从官多名儒,山石遍题诗”赞颂了统治者的仁政与文化的繁荣,同时提到了众多名儒在山石上留下的诗句,体现了文学与历史的传承。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情,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
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
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
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
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
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
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
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
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
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
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
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
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
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唐·许棠】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
https://shici.929r.com/shici/L26bS.html
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
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
山河再阔千余里,城市曾经一百春。
闲与将军议戎事,伊兰犹未绝胡尘。
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
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
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
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