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采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如“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表达了白天作为主人的欢颜与夜晚独自旅行时的感伤之声。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和旅人心境的不同,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中,“汝水”与“汝风”都是指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悲伤的情绪。这里的“忽凄咽”和“流苦音”,则是将诗人的情感人格化,水声和风声都变成了他内心深处的哀伤。
接下来的“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描绘了一个广阔而又遥远的空间场景。北阙指的是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北面的宫殿,而楚石则是说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道路崎岖,两者都显示出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内心世界相呼应。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的悲痛和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思念。这里的“分泪”、“洒白日”形象地表现了哀伤之情,而“离肠绕青岑”则通过身体器官(肠)来比喻内心的纠结与痛苦。
最后,“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思念传达给远方的人。这里“黄鹤”可能是指代鸿鹄,即大雁,它们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比喻信使或朋友之间的联络和情谊。诗人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与远方亲友保持联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鲜明的意象以及巧妙的笔法,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艺术魅力。
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
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
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
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
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