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
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
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
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
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
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
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
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
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矩的作品,名为《水龙吟·次韵虚斋先生雨花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意境,诗人站在废弃的台上,仰望着低垂的晚霞,感觉到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辽阔。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这几句通过对夜晚花香的描述,唤起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有大自然的景致依然美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都长安的怀念和对往昔友人的思念。在新的环境中,诗人打开了心中的旧伤口,感慨万千。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像水中的鱼鸟一样无忧无虑,但这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
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
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