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
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
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
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
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对远方故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两句,以生动的景象勾勒出一种幽暗而又深邃的氛围,树木在夜晚显得格外肃穆,而远处的城墙和城楼则如同隔绝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诗人通过这种环境的描写,为下文的情感表达打下基础。
"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两句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深切情感。在异乡的夜晚,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汹涌,这种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怀念之情,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因此诗人只能不断地在心中拥抱这些美好的记忆。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两句,继续渲染夜晚的寂静与冷清。月亮虽然微弱,但它似乎拉长了山峦之间的距离,而闲置不用的台阶上已经悄然覆盖了一层薄霜,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凄凉。
最后两句"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则显得更加期待而又带有一丝神秘。诗人似乎在询问,有谁知道通往某个地方的道路——这里的“石门路”可能象征着通向记忆或心灵深处的路径。而“待与子同寻”则表达了一种渴望,与某个人一同去探索和寻找,或者是期待与某位故人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寂寞孤独中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