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还故都,鬓发秋萧疏。
微名弃敝屣,薄业荷长锄。
亲朋老来尽,庐屋乱中除。
呜呼恸幽戚,行行重踟蹰。
有客还故都,鬓发秋萧疏。
微名弃敝屣,薄业荷长锄。
亲朋老来尽,庐屋乱中除。
呜呼恸幽戚,行行重踟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返回故乡时的复杂心情。诗中的“有客还故都”,点明了人物与地点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接下来的“鬓发秋萧疏”一句,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外貌特征——鬓发稀疏,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
“微名弃敝屣,薄业荷长锄”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放弃了微不足道的名声(“微名弃敝屣”),承担起了平凡的生活责任(“薄业荷长锄”),这种选择背后可能蕴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亲朋老来尽,庐屋乱中除”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亲朋好友的老去和家园的破败,不仅象征着个人命运的衰落,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普遍苦难。
最后,“呜呼恸幽戚,行行重踟蹰”以强烈的感叹和行动的迟疑,展现了主人公面对过往与现实的复杂情感。这不仅是对逝去时光的哀悼,也是对未来道路的犹豫不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一个人在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转折中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生命、家庭、社会的深刻思考。
维舟入谷口,信步造异境。
隔篱鸡犬声,满地梧楸影。
瓦甑炊香稻,石泉汲新井。
人间苦偪仄,爱此须臾景。
仙姝天上自无双。
玉面翠蛾长。
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
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
人间无药驻流光。
风雨又催凉。
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
何如伴我,绿蓑青箬,秋晚钓潇湘。
尊前凝伫漫魂迷。
犹恨负幽期。
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後、滴满罗衣。
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
偏共睡相宜。
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
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