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腹空而罅。斗巑岏、斜欹压笋,龙孙几鲊。
屋后松杉都作势,黛色涛声喷射。
且与客、提壶其下。
慷慨摄衣升上坐,夜苍茫、说剑空堂怕。
衣露肘,诗瓢挂。忠襄碧血高原洒。
誓三光、骑箕裹革,丹青图画。
抵几奋髯谈往事,恨杀乾坤铜马。
将如此、金瓯碎打。
且向蔡经家烂醉,只今宵、背痒谁搔者。
天可幕,地为藉。
石腹空而罅。斗巑岏、斜欹压笋,龙孙几鲊。
屋后松杉都作势,黛色涛声喷射。
且与客、提壶其下。
慷慨摄衣升上坐,夜苍茫、说剑空堂怕。
衣露肘,诗瓢挂。忠襄碧血高原洒。
誓三光、骑箕裹革,丹青图画。
抵几奋髯谈往事,恨杀乾坤铜马。
将如此、金瓯碎打。
且向蔡经家烂醉,只今宵、背痒谁搔者。
天可幕,地为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英雄的融合画面。词人以“石腹空而罅”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奇石与内部空洞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斗巑岏、斜欹压笋,龙孙几鲊”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山石的峻峭与竹笋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力。
“屋后松杉都作势,黛色涛声喷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雄伟与动态之美,松杉挺拔,仿佛在演奏着自然的乐章,而“黛色涛声喷射”则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水流或风声,如同波涛一般激荡,充满了力量与韵律。
词人通过“且与客、提壶其下”引出与友人的相聚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之情。“慷慨摄衣升上坐,夜苍茫、说剑空堂怕”两句,既展现了词人与友人在高处畅谈的情景,也暗示了他们可能在谈论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增添了词作的历史感和豪情。
“衣露肘,诗瓢挂”描绘了词人与友人饮酒赋诗的场景,衣袖被酒液浸湿,诗瓢挂在身旁,体现了他们不拘小节、放旷自在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忠襄碧血高原洒。誓三光、骑箕裹革,丹青图画”几句,将笔触转向历史,赞美了忠臣岳飞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抵几奋髯谈往事,恨杀乾坤铜马。将如此、金瓯碎打”几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英雄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词人通过“金瓯碎打”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分裂、动荡不安的担忧。
最后,“且向蔡经家烂醉,只今宵、背痒谁搔者。天可幕,地为藉”几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共享佳酿、畅谈欢笑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词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同时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