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城词效张籍体》
《筑城词效张籍体》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齐眉去,朝天回。一声号,千声催。

土匀才布一抟许,试锥只恐锥锋摧。

万仞连云绝川路,胡骑回还不敢觑。

但云本是汉家地,如此携家渡河去。

渡河去,莫回头。

汉家人人要首级,渭州门外签尔喉。

(0)
鉴赏

这首诗以“筑城词效张籍体”为题,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诗中描绘了筑城的艰辛与壮烈,以及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守护。

首句“齐眉去,朝天回”,形象地展现了筑城者们在艰苦环境中,齐心协力,顶着沉重的石料,从地面开始,一步步向天空推进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筑城者的坚韧不拔,也象征着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声号,千声催”,通过声音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筑城现场的紧张氛围和劳动者的紧迫感。一声令下,千声响应,共同推动着筑城工作的进行。

“土匀才布一抟许,试锥只恐锥锋摧”,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筑城过程中对土地的均匀分配和使用的谨慎态度。即使是最微小的石料,也要经过精心挑选和布置,以确保筑城的质量和稳固性。同时,也暗含了筑城者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智慧。

“万仞连云绝川路,胡骑回还不敢觑”,这两句诗描绘了筑成的城墙高耸入云,连绵不断,仿佛与天相连,阻挡了敌人的侵扰。即使是敌人也不敢轻易窥视,充分展示了筑城成果的雄伟和防御力量的强大。

“但云本是汉家地,如此携家渡河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领土完整和家园安全的重视。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守国土,保护家人,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最后,“渡河去,莫回头。汉家人人要首级,渭州门外签尔喉”,这两句诗则以一种决绝的态度,强调了面对敌人时的坚定立场。即使要离开家园,也要勇往直前,不回头,因为敌人随时可能威胁到汉家人的生命安全。渭州门外的签喉,更是形象地描绘了敌人残忍的行径,增强了诗歌的战斗氛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筑城者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守护,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民族精神。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和答庞参军六章寄赠刘楚相子敦

忆昔海阳,我勤簿书。君至自楚,我心则娱。

茹蘖示操,哦松名居。矫矫玉珂,人中衡庐。

君本世胄,才为世珍。匪矫匪傲,温其可亲。

吐英露华,裨余劣人。赫赫贤声,明作照邻。

相助为理,夙夜孜孜。我有阙遗,君则补之。

彼此和衷,播于声诗。声诗云何,无邪尔思。

余遘闵凶,倏与子分。掩涕相送,戚然不欣。

迢迢粤树,英英楚云。贻我简书,塞鸿时闻。

君既宰邑,单父琴鸣。膏泽斯降,甘霖载零。

今古循良,莫之与京。倾耳弦歌,子心则宁。

长沙贾傅,我闻其风。谁则为之,绛灌在中。

赫赫楚藩,好贤有终。君德无瑕,宜裨王躬。

(0)

怀弟

初冬解缆忽匆匆,万里怀人两地同。

久客渐疏姜被梦,长征犹恋白云东。

夜残风雪驱羸马,岁杪关山断去鸿。

聚首清宵知不远,玉河春色正青葱。

(0)

南史六首·其二竟陵王

竟陵宾客似梁园,才俊翩翩总在门。

怪杀王融偏贾祸,西州烟月断人魂。

(0)

前汉书十七首·其九赵充国

忠言自合酬明主,屯疏何辞屡犯颜。

坐策西羌终瓦解,全师横槊凯歌还。

(0)

史记三十六首·其十四赵胜

翩翩公子赵平原,漫有三千客在门。

上党未归秦将出,长平何限国殇魂。

(0)

玉山河

绿静春江似鸭头,半涵山色半侵楼。

归心暗与流争急,亟就长年问去舟。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