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云峰演庵主》
《赠云峰演庵主》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庵移向白云堆,桧柏参天少日栽。

颇怪发如金线样,想曾眼见铁桥来。

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对蒲团取芋煨。

却笑老卢怀钵走,只因说出镜非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yúnfēngyǎnānzhǔ
sòng / mǎoyīng

ānxiàngbáiyúnduīguìbǎicāntiānshǎozāi

guàijīn线xiànyàngxiǎngcéngyǎnjiàntiěqiáolái

niánjiānchágòngduìtuánwēi

quèxiàolǎo怀huáizǒuzhīyīnshuōchūjìngfēit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白云堆移建一庵的景象。开头两句“一庵移向白云堆,桧柏参天少日栽”表达了僧人的居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颇怪发如金线样,想曾眼见铁桥来”则透露出诗人对僧人头发如同金线般美丽的惊讶,以及对他可能曾经行走在铁索桥上的遥想。

接下来的两句“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对蒲团取芋煨”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中的宁静与简朴。他们用泥土制作的壁炉煮茶,同时有客人坐在蒲团上烤芋头,这些细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专注于内在修行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却笑老卢怀钵走,只因说出镜非台”则透露了一种对俗世纷扰的超然态度。老卢可能是一位僧人,他手持钵头(一种敲击法器)行走,表面上看似平常,但诗中却强调这并非简单的日常行为,而是因为他说出了某种深刻的道理——“镜非台”,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直指真谛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和深邃哲思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竹枝歌·其二

相思无益莫相思,赢得霜髯换黑髭。

明月自圆还自缺,蚌胎瘦减有谁知。

(0)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九

爰居避风翔,岂冀粢牲祀。

臧孙强自用,取笑于君子。

拾虫养凤凰,将以为观美。

徒令翚翟畏,长逝深林里。

(0)

将晓

愁梦不更续,寒天将欲明。

雪风吹海树,霜月凛江城。

衰病丹心在,艰虞素发盈。

殷勤东注水,渺渺若为情。

(0)

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

明公枉珍遗,开缄霜雪色。

自非玉女春,必假天孙织。

剡藤失浮薄,海苔无光泽。

元是秘府藏,亲向御手得。

秋风柿叶馆,笔研久荒寂。

飞来一朵云,列弟厌金碧。

如何上所赐,波及沧浪客。

焚香再封裹,还坐翻太息。

盗发唐昭陵,无复晋墨迹。

顾兹抱贞素,恬阅世代易。

尚怜先代时,龙翰溢邦国。

蚕缲尽输征,鹑结曾不惕。

吾元本恭俭,世祖膺圣德。

羊鞟代白麻,遂尔混区域。

侈用几何年,离乱亦以极。

明星烂河岳,鸡叫扶桑白。

当写大宝箴,直上玉阶侧。

讵敢轻点涴,令人却湔涤。

(0)

古从军行七首·其三

大旗萧萧寒,长槊列万夫。

令下簸逻鸣,铁骑分四驱。

尘黄日黑惨,相视人色无。

锋交血溅野,首将方援枹。

(0)

客居三首·其一

豫作全身计,远投东海行。

地偏惟养拙,岁久未知名。

苔径当湖辟,柴门逐水成。

牧童时聚笑,穷老一先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