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
《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古风

明公枉珍遗,开缄霜雪色。

自非玉女春,必假天孙织。

剡藤失浮薄,海苔无光泽。

元是秘府藏,亲向御手得。

秋风柿叶馆,笔研久荒寂。

飞来一朵云,列弟厌金碧。

如何上所赐,波及沧浪客。

焚香再封裹,还坐翻太息。

盗发唐昭陵,无复晋墨迹。

顾兹抱贞素,恬阅世代易。

尚怜先代时,龙翰溢邦国。

蚕缲尽输征,鹑结曾不惕。

吾元本恭俭,世祖膺圣德。

羊鞟代白麻,遂尔混区域。

侈用几何年,离乱亦以极。

明星烂河岳,鸡叫扶桑白。

当写大宝箴,直上玉阶侧。

讵敢轻点涴,令人却湔涤。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作品《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通过对杨山居赠送的珍贵茧纸的细致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明公枉珍遗”直接表达对杨山居赠予的感激,称其赠送的礼物极其珍贵。接下来的“开缄霜雪色”形容纸张洁白如霜雪,暗示其品质非凡。诗人通过“自非玉女春,必假天孙织”赞美纸张的精美,将其比作仙女春机或天孙(织女星)所织,强调其工艺之精绝。

“剡藤失浮薄,海苔无光泽”进一步描绘纸张的质地,暗示其坚韧且富有质感。诗人接着将它与皇家收藏相联系,说明这份礼物的特殊来历。“秋风柿叶馆,笔研久荒寂”则借景抒怀,暗指自己久未使用这样的好纸,流露出对往昔文人生活的怀念。

“飞来一朵云,列弟厌金碧”运用比喻,形容纸张的洁白如云,对比富贵华丽的金碧色彩,显得更加高洁。诗人感慨“如何上所赐,波及沧浪客”,表示这份恩赐让自己这个平凡之人也感到荣幸。

最后几句,诗人反思历史,提到唐代昭陵被盗,晋代墨迹不再,而自己有幸得到如此佳品,更应珍惜。他感叹世事变迁,“蚕缲尽输征,鹑结曾不惕”,暗示社会奢靡之风导致国力衰弱。诗人表白自己的恭俭本性,希望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贞节,同时表达了对前朝书法艺术的敬仰。

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感激,又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赠贾松先辈

嵯峨山上石,岁岁色长新。

若使尽成宝,谁为知己人。

(0)

废宅

主人何处独裴回,流水自流花自开。

若见故交皆散去,即应新燕不归来。

入门缭绕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绿苔。

应是曾经恶风雨,修桐半折损琴材。

(0)

示乡叟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

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

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

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

(0)

新栽松

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

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

阶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

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崄巇。

(0)

送晏秀才归江陵

长堤纤草河边绿,近郭新莺竹里啼。

(0)

漫歌八曲·其一故城东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

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

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

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