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浮欲卜居霅川而未决再用韵趣之》
《不浮欲卜居霅川而未决再用韵趣之》全文
宋 / 高斯得   形式: 古风

君如夏日槐,浓阴正亭午。

我如秋渚莲,心老味加苦。

卜居既未果,会面真堪数。

二米同一稃,何时如秬黍。

我今居异邦,一齐咻众楚。

出门无所诣,欲话谁晤语。

盍念荆同生,毋忧豆逢煮。

急来共伏腊,相与续妣祖。

昔人兄弟多,八龙及三虎。

安有予二人,而堪长龃龉。

(0)
翻译
你像夏天的槐树,浓密的阴凉正值正午。
我像秋天水边的莲花,心已老去,滋味更加苦涩。
虽然选择居住还未定下结果,相见的机会真是少得可怜。
我们如同一粒稻谷中的两颗米,何时能像秬黍一样紧密相连。
如今我身处异国他乡,周围都是陌生的声音和习俗。
出门无处可去,想找个人说话都难。
何不怀念共同生活的朋友,不必担心我们的关系被误解。
在紧急时刻,让我们一起过冬节,延续祖先的传统。
古人兄弟众多,有的如龙,有的如虎,
哪有我们两个,却总要争吵不断。
注释
君:你。
如:像。
夏日:夏天。
槐:槐树。
浓阴:浓密的阴凉。
正亭午:正值正午。
我:我。
秋渚莲:秋天水边的莲花。
心老:心已老去。
卜居:选择居住。
会面:相见。
堪数:少得可怜。
二米:两颗米。
同一稃:一粒稻谷中。
秬黍:紧密相连的黍子。
异邦:异国他乡。
咻众楚:周围都是陌生的声音。
诣:去。
晤语:说话。
荆同生:共同生活的朋友。
豆逢煮:关系被误解。
伏腊:冬节。
相与:一起。
妣祖:祖先的传统。
昔人:古人。
予二人:我们两个。
长龃龉:总是争吵。
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槐树和秋日莲花为喻,表达诗人对卜居霅川的犹豫和内心的苦涩。诗人将自己比作秋天的莲花,虽然身处异乡,如同莲子心老,滋味更苦。他感叹与朋友相聚的机会少,如同谷物中的两种米难以合一。诗人寓言中提到的“二米同一稃”象征着与家乡的联系,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卜居既未果”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会面真堪数”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度佳节,延续祖先的传统,同时也提及古人兄弟间的和睦,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他们那样和谐相处,暗示了与人交往中的摩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作者介绍

高斯得
朝代:宋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猜你喜欢

追和四绝·其二

餔啜糟醨醉者多,独醒无奈众人何。

寒窗细读离骚语,遗恨千年吊汨罗。

(0)

寄王监簿英孙

天柱西南隅,开窗见雪初。

野泉过湿竹,仙鸟下巢樗。

草长平新堑,门閒闭旧居。

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

(0)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其四

石间道人影,见者恒髣佛。

浮云过列仙,与语呼之出。

身亦竟不出,影亦竟不没。

含涕谢仙人,天地此终毕。

(0)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四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0)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0)

十八砺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