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句  押[先]韵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0)
鉴赏

这首诗《句》由南宋末年、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不知今日月”,这里的“月”不仅指自然界的月亮,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无情流逝,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前的时代背景,这种“忘记”并非真正的遗忘,而是内心深处对于过往岁月的留恋与不舍。

“但梦宋山川”,“宋山川”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山河景象,这里借以表达对北宋王朝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梦境的方式,将自己沉浸在对北宋时期的回忆之中,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诗人对失去的故国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简洁而深沉,通过“不知”与“但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又有对过去的深情追忆。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悲凉感,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欲往净因寄泾州韩持国

紫荆山下物华新,只与都城共一春。

令节想君携绿酒,故情怜我踏黄尘。

泔鱼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末路身。

欲寄微言书不尽,试寻僧阁望西人。

(0)

呈柳子玉同年

三年不上邺王台,鸿雁归时又北来。

水底旧波吹岁换,柳梢新叶卷春回。

尘沙漠漠凋双鬓,箫鼓匆匆把一杯。

劳事欲歌无与和,衰颜思见故人开。

(0)

汜水寄和甫

虎牢关下水逶迤,想汝飘然过此时。

洒血祇添波浪起,脱身难借羽翰追。

留连厚禄非朝隐,乖隔残年更土思。

已卜冶城三亩地,寄声知我有归期。

(0)

次韵酬龚深甫二首·其一

恩容楚老护松楸,复得一龚从我游。

讲肄剧谈兼祖谢,舞雩高蹈异求由。

北寻五柞故未憖,东挽三杨仍有樛。

陟巘降原从此始,但无瑶玉与君舟。

(0)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三

乌榜登临兴未休,共言何许更消忧。

联裾萧寺寻真觉,方驾孙陵吊仲谋。

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

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

(0)

次韵致远木人洲二首·其二

杌尔何年客此洲,飘流谁弃止谁收。

无心使口肝使目,有干作身根作头。

暴露神灵难寄托,祷祠村落几依投。

纷纷剪纸真虚负,立槁安知富可求。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