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自蚕丛得,名随陆羽彰。
意欣含化霢,容止丽朝阳。
赪玉雕瑜质,彤云绚卿光。
筠猗频咏斐,杏荫拟裁章。
爱续陶家鲜,滋同楚畹芳。
春晖和靖宅,何必羡姚黄。
种自蚕丛得,名随陆羽彰。
意欣含化霢,容止丽朝阳。
赪玉雕瑜质,彤云绚卿光。
筠猗频咏斐,杏荫拟裁章。
爱续陶家鲜,滋同楚畹芳。
春晖和靖宅,何必羡姚黄。
这首诗描绘了林伯渐宅中蜀茶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赞美了这种花的生长环境、命名由来、形态特征以及其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关联。
首先,诗中提到“种自蚕丛得”,暗示蜀茶花源自古老的蚕丛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接着,“名随陆羽彰”则点出蜀茶花因唐代茶圣陆羽的推崇而名声大噪,进一步强调了其文化价值。
“意欣含化霢,容止丽朝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蜀茶花在阳光下的美丽姿态,仿佛蕴含着自然的灵气,其花朵绽放时如同朝阳般灿烂夺目。
“赪玉雕瑜质,彤云绚卿光”则通过比喻,将蜀茶花的花瓣比作精美的玉石和绚丽的云彩,形象地展现了其色彩的丰富与光泽的耀眼。
“筠猗频咏斐,杏荫拟裁章”两句,借用了竹子和杏树的意象,表达了对蜀茶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花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
“爱续陶家鲜,滋同楚畹芳”则将蜀茶花与陶渊明的菊花、楚地的兰花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文化审美中的地位。
最后,“春晖和靖宅,何必羡姚黄”一句,以宋代诗人林和靖的梅花为对比,强调了蜀茶花的独特魅力,即使在春天的阳光下,也无需羡慕其他名贵花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蜀茶花的多维度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其在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赞美之作。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
东都旧住商人宅,南国新修道士亭。
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