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日寻李九庄》
《三日寻李九庄》全文
唐 / 常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xúnjiǔzhuāng
táng / chángjiàn

xiēyánglíndōngtóuyǒngsāndàngqīngzhōu

rénjiāzàitáohuāànzhídàoménqiánshuǐliú

注释
三日:古代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魏晋以后,通常以三月三日度此节。
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王羲之《兰亭集序》记公元353年(永和三年)三月上巳日,会集名士于会稽山阴兰亭;作者恰于三日乘舟访友,故用此典。
桃花岸: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喻李九是隐士。
翻译
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个家住溪边的好友,因为是在三月三日里乘舟来寻访友人,在这个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里、那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以前的山阴兰亭之会。
故人的家就住在这条溪流岸边,庄旁河岸,有一片桃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景象,诗人在雨后乘舟东渡,经过杨林时,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旧友之思的愉悦。"永和三日荡轻舟"表明时间地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故人家在桃花岸"一句,则点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去寻访老朋友,而那朋友恰好住在美丽的桃花岸边。最后一句"直到门前溪水流",则描写了诗人乘舟直至朋友家的门前,那清澈的溪水仿佛也在欢迎诗人的到来。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展现,营造出一种平和、温馨的氛围。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以此寄寓对朋友的情谊之深。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朝代:唐   字:号不详   生辰:708-765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猜你喜欢

同人夜坐康贻侄斋限人字

意外相逢是故人,衰颜烛影话重新。

花残几易罗含宅,燕到重沾杜甫巾。

无处避愁应择地,有山送老不嫌贫。

吾家二妙欣相慰,懒向沧江再问津。

(0)

读史偶感二首·其二

勋名尽室少齐肩,翻为椒房受祸偏。

万乘不能求一女,当年最有日磾贤。

(0)

晓渡望鄂州

晓雾压城头,苍茫古鄂州。

风烟盘赤壁,波浪下黄牛。

星动连江锁,旌高隔岸楼。

由来征战地,不忍问东流。

(0)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

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

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

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

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湲。

(0)

九月八日病起有怀宋既庭计甫草因忆亡友侯研德宋畴三丁绣夫

岁晚霜清木叶愁,病馀蓬径愧淹留。

紫台一别悲苏李,青草频年哭应刘。

归梦关河长伏枕,客心天地各惊秋。

明朝谁是登高侣,零落黄垆岂再游。

(0)

秦中凯歌六首·其四

衮衣照路有辉光,班剑威仪出尚方。

大将橐鞬迎道左,万人鼓吹入平凉。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