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落银潢天汉涯,坐观河伯势雄誇。
游人不识支机石,拟向津梁问客槎。
卷落银潢天汉涯,坐观河伯势雄誇。
游人不识支机石,拟向津梁问客槎。
这首诗描绘了临川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卷落银潢天汉涯”以“银潢”和“天汉”比喻银河,生动地展现了夜晚银河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仿佛是天上的银河卷落到了人间的水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坐观河伯势雄誇”一句,通过想象河神的骄傲与力量,进一步强化了水体的动态美和力量感,同时也暗示了临川亭所处环境的壮丽。
后两句“游人不识支机石,拟向津梁问客槎”,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这里的“支机石”出自《汉武故事》,传说中是连接天上与人间的桥梁,象征着通向未知世界的通道。诗人借由“游人”的不解与好奇,巧妙地引出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临川亭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临川亭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探索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昔丧少子溎,万境变萧索。
一日未暂忘,廿载事犹昨。
今丧吾侄澄,老怀弥作恶。
溎也有两兄,澄惟两妹弱。
予季笃厚人,一子胡竟夺。
世难伤哉贫,资生极菲薄。
一饭未尝饱,黾勉仍赴学。
斗室聚族居,长夏赤日灼。
岂能免疾病,况复少珍药。
相攻剧刀箭,孰云贫可乐。
我今居塞外,三伏却絺葛。
婴稚食兼簋,相较实裕绰。
所愧兄弟亲,不往共饥渴。
急难莫相恤,万里悲契阔。
子昔母深怜,宁忍罹此酷。
向来惟疾忧,谅不隔冥漠。
勿戚在天灵,保身防郁阏。
我素持金经,生心无住著。
虽云妄塞悲,聊复资解脱。
愿子此回向,一解生死缚。
当代能文章,义宁第一手。
削迹入匡庐,与世隔绝久。
时翁年八十,往拜有谁某。
维君跫然来,真气暖岩岫。
温温子弟色,服勤常左右。
于今薄师门,风义庶可救。
岂惟斯文传,真脉在孝友。
修身贻令名,四海仰贤母。
客语夜稍深,趋入唯恐后。
孺慕及深慈,目中未曾有。
自婴风木悲,硕腹俄损瘦。
推让及群季,周恤遍亲媾。
时交尚意气,握手肝肺剖。
反面或下石,创甚柳州柳。
惟君久益亲,相看进于旧。
经年更患难,鬓发已老叟。
但深孤露悲,岂效庚申守。
愿君葆康强,特为亲故厚。
能为义宁文,并齐义宁寿。
质直无饰辞,聊用当春酒。
《伯夔六十寿诗》【清·陈曾寿】当代能文章,义宁第一手。削迹入匡庐,与世隔绝久。时翁年八十,往拜有谁某。维君跫然来,真气暖岩岫。温温子弟色,服勤常左右。于今薄师门,风义庶可救。岂惟斯文传,真脉在孝友。修身贻令名,四海仰贤母。客语夜稍深,趋入唯恐后。孺慕及深慈,目中未曾有。自婴风木悲,硕腹俄损瘦。推让及群季,周恤遍亲媾。时交尚意气,握手肝肺剖。反面或下石,创甚柳州柳。惟君久益亲,相看进于旧。经年更患难,鬓发已老叟。但深孤露悲,岂效庚申守。愿君葆康强,特为亲故厚。能为义宁文,并齐义宁寿。质直无饰辞,聊用当春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kCQ5Atln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