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四十六》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四十六》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凉意芳塘转。浑不辨、姚山稽水,有斯池馆。

仙吏退公销夏处,绿沁玉壶冰碗。

尽莲叶、田田铺满。

待取红妆扶翠盖,柳腰肢、更比诗人懒。

寄此意、共香远。高情琴酒原疏散。

是才子风流为政,莺花勾管。

画卷诗奁清供好,袖有兰亭真卷。

不用觅、支颐手版,面面蓬莱围几席,把荷花、劝引歌喉缓。

加几个、玉壶伴。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雅致画面,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风流。

词中以“凉意芳塘转”开篇,点明了季节与地点,凉爽的气氛与芬芳的池塘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接着,“浑不辨、姚山稽水,有斯池馆”,以夸张的手法,将池塘之美比作姚山和稽水,强调其非凡的景致。仙吏退公后,在这消暑之地,享受着绿叶如玉壶般清澈的冰碗,以及满眼的莲叶铺满池塘的美景。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待取红妆扶翠盖,柳腰肢、更比诗人懒。”这里,词人将荷花比作红妆,荷叶比作翠盖,柳树则以柳腰肢的形象出现,不仅描绘了夏日荷塘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诗人悠闲生活的向往。词人通过“更比诗人懒”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悠闲自在生活的羡慕之情。

“寄此意、共香远。”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荷花的香气之中,希望这份情感能够随风飘散,传达到远方。接下来,“高情琴酒原疏散”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词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琴棋书画,饮酒赋诗,都是他表达自我、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

“是才子风流为政,莺花勾管。”词人在这里赞美那些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官员,他们不仅在政务上有所作为,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生活之乐,如同莺歌燕舞般充满情趣。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中理想人物的颂扬,也是词人内心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

“画卷诗奁清供好,袖有兰亭真卷。”这两句描绘了词人将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文学作品融入日常生活,通过画卷和诗集来欣赏和记录这一切,仿佛将整个世界都装进了自己的袖中。这里的“兰亭真卷”可能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不用觅、支颐手版,面面蓬莱围几席,把荷花、劝引歌喉缓。”词人表示,不需要寻找支撑下巴的手板,因为四周的美景已经足够让他沉醉。他邀请荷花一同唱起歌来,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面面蓬莱围几席”形象地描绘了四周环绕的美景,如同仙境一般,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愉悦。

整首词通过对夏日荷塘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与文化的追求。词中充满了文人的情趣和雅致,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凉幽静的荷塘之上,感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长相思.别意

玉尊凉。玉人凉。若听离歌须断肠。休教成鬓霜。

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

(0)

贺新郎·其二贺李廉泉螟兄月岩子为子

梦到天宫里。见长庚星颗,忽自月边飞至。

直奏玉皇金阙道,臣已五年于此。

今亦欲、过宫一次。

福禄寿星齐赞叹,过宫时、须过廉泉位。

帝首肯,从他意。朝来鹊送帘前喜。

闻廉泉、似是紫岩,螟蛉兄子。

是子南轩人物祥,功业行看相似。

岂同祖、同闻而已。

细把所闻详所梦,想天文、实应人间事。

况真是,长庚李。

(0)

牡丹

沉香亭北露华春,曾识霓裳第一人。

千载不归罗袜梦,绿枝红艳只如新。

(0)

涤砚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丝石。

坐令黟川漆,涨作梁州黑。

以涅定不缁,欲玄终尚白。

适与吾道同,持归试新墨。

(0)

岳武穆葬西湖故宅为学宫·其二

故园今日馆英游,大耻俱忘总可羞。

料得精魂长扼腕,无人讲学到春秋。

(0)

曹娥江

一点冥通未兆前,乾坤虚鉴已昭然。

烂银宫里擎尸出,万古传声浪拍天。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