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怀古四首·其二》
《金陵怀古四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馀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0)
注释
天兵:朝廷军队。
指顾:一挥手,形容轻易。
山水雄豪:壮丽山河。
君王神武:君主的英勇威武。
一苇:一片苇叶,象征简单。
罂缸:古代盛酒或药的容器,这里比喻力量或资源。
翻译
天兵南下经过这座桥梁,敌国在那时只需一挥手就投降。
壮丽山河虽依旧雄伟,但君王的英勇无人能及。
夕阳下流连,频频回首,遥想昔日遗迹,独自凭窗眺望。
疑惑的是,为何夏日阳光仅需一叶苇舟就能征服,汉家王朝为何要耗费大量罂缸之力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诗句,通过对金陵(南京)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批判。

“天兵南下此桥江”,诗人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古代军队在这座桥边的壮丽场面,展示了一种力量和胜利的象征。这里的“天兵”通常指代帝王或正义之师的军队,而“南下”则暗示着战争的方向和规模。

“敌国当时指顾降”,这一句则描绘出敌对势力在面对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时,迅速投降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不仅彰显了古代英雄的武功,更隐含着对当前政局或个人能力不足以对抗外来侵略的感慨。

“山水雄豪空复在”,这里的“山水”可能是指特定的自然环境,而“雄豪”则是对历史上那些英勇人物的称呼。诗人表达了这种英雄事迹已经成为了过去,而今时今日,似乎再也找不回那种气概和风采。

“君王神武自难双”,这一句中,“君王”指代的是帝王或统治者,“神武”则是形容他们的英勇无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君主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失落感——即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也很难找到能够与之匹配的当代英雄。

“留连落日频回首”,诗人的视线转向了个人情感的体验。在黄昏时分,面对着落日余晖,诗人不禁频频回望,以怀念过往的辉煌岁月。这里的“回首”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回头看,更有心灵上的追忆。

“想像馀墟独倚窗”,在这段时间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历史遗迹的幻想和想象。他可能坐在窗边,独自一人沉浸于这些往事之中,感慨万千。

最后两句“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诗人开始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在古代中国,夏阳是一个以生产著名的地方,“才一苇”则暗示着资源被严重浪费和滥用。而“汉家何事费罂缸”中的“罂缸”是盛酒之器,这里借指无谓的奢侈与浪费。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当时社会问题,如资源浪费、奢侈腐化等现象的不满。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充分展现了王安石在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上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宋代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到倪■回

七十四岁已见境,九千百步尚寻山。

暗从今日逆数转,能得平生几日閒。

(0)

次韵戴帅初觅茶子二首·其二

新诗著意不曾疏,苦觅茶栽胜索租。

搜送坚霜千碧颗,难酬五十斛明珠。

(0)

次韵僧云岫见寄

忆昔宫花压帽檐,如今野褐替朝衫。

邯郸梦觉身犹在,安得寒山喝破岩。

(0)

次韵陈帅干喜雨二首·其一

何事犹屯水与雷,夜看云汉叹昭回。

五龙一日齐行雨,且莫嫌他欠早来。

(0)

晓行

客梦正无凭,喧呼睡不能。

月移篷背雪,人远岸头灯。

樯影浮寒水,篙声碎断冰。

狸奴浑未觉,馀煖恋青绫。

(0)

征妇吟

虏退沙场洗战斑,谁家不上望夫山。

江边迤逦春无赖,杨柳枝垂人未还。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