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识路亦何为,恰要逢人已自迷。
一月解行天一匝,嫦娥犹未免单栖。
梦中识路亦何为,恰要逢人已自迷。
一月解行天一匝,嫦娥犹未免单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戏赠月》,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困惑与迷茫的情感。首句“梦中识路亦何为”暗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和无助,就像在梦中认识道路但又不知道如何前进一样。紧接着的“恰要逢人已自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迷茫感,即便是遇到了应该指点迷津的人,也还是自己选择了迷失。
第二句“一月解行天一匝”描绘了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中,仿佛在星辰之间缓缓移动的情景。“嫦娥犹未免单栖”则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因为吃了不死药而飞升到月亮上,孤独地居住其中。这里“犹未免单栖”表明即使是美丽的月亮,也无法避免其孤寂和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人间与天空的对比,以及借用古代神话,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孤独和美好事物共存的深刻感悟。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
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
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
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溪。
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圭。
谁谓远相访,曩情殊不迷。
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
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螀啼。
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
出门尽原野,白日黯已低。
始惊道路难,终念言笑暌。
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跻。
流水辞山花别枝,随风一去绝还期。
昨夜故人泉下宿,今朝白发镜中垂。
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
旦暮馀生几息在,不应存没未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