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赠月》
《戏赠月》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梦中识路亦何为,恰要逢人已自迷。

一月解行天一匝,嫦娥犹未免单栖。

(0)
注释
梦中:在梦境中。
识路:辨认道路。
何为:有什么意义。
恰要:正好。
逢人:遇见人。
自迷:自己迷失。
一月:一个月的时间。
解行:能够行走。
天一匝:环绕天空一周。
嫦娥:月亮上的仙女嫦娥。
犹未:仍然没有。
免:避免。
单栖:孤独生活。
翻译
在梦中认路又有何意义呢,正好遇见人时自己已经迷失了。
即使一个月能绕天一周,嫦娥仍然无法避免孤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戏赠月》,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困惑与迷茫的情感。首句“梦中识路亦何为”暗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和无助,就像在梦中认识道路但又不知道如何前进一样。紧接着的“恰要逢人已自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迷茫感,即便是遇到了应该指点迷津的人,也还是自己选择了迷失。

第二句“一月解行天一匝”描绘了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中,仿佛在星辰之间缓缓移动的情景。“嫦娥犹未免单栖”则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因为吃了不死药而飞升到月亮上,孤独地居住其中。这里“犹未免单栖”表明即使是美丽的月亮,也无法避免其孤寂和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人间与天空的对比,以及借用古代神话,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孤独和美好事物共存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田家效陶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0)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洞口仙岩类削成,泉香石冷昼含清。

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

树作帷屏阳景翳,芝如宫阙夏凉生。

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0)

宋中遇林卢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

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

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

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溪。

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圭。

谁谓远相访,曩情殊不迷。

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

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螀啼。

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

出门尽原野,白日黯已低。

始惊道路难,终念言笑暌。

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跻。

(0)

王郎中妓席五咏.笙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0)

哭辛霁

流水辞山花别枝,随风一去绝还期。

昨夜故人泉下宿,今朝白发镜中垂。

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

旦暮馀生几息在,不应存没未尝悲。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三十六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

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