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夹谷书隐·其二》
《寄夹谷书隐·其二》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

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

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

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0)
翻译
当年曾经追忆在高唐的经历,回首往事如邯郸梦般模糊不清。
与黄阁故人相隔千里,只有明月作为联系,而我在青山下白发已半生。
友情如同园中的柳树默默无言,我的忧虑像陌上的桑叶绵延不断。
晚风中柳絮纷飞,天色渐暗,我只好寄托兰花芷草于湘江以表思念。
注释
当年:过去。
曾:曾经。
忆:回忆。
赋:描绘,追忆。
高唐: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梦境。
邯郸事:典故,比喻往事如梦,难以捉摸。
黄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故人。
故人:老朋友。
千里月:遥远的月光,象征着遥远的友情。
半头霜: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交情:友情。
脉脉:含蓄,深沉。
园中柳:象征长久的友情和无言的陪伴。
忧思:忧虑和思念。
悠悠:漫长,无尽。
陌上桑:田野上的桑树,常用来比喻女子或忧愁。
吹断:被风吹散。
参差:长短不齐,形容柳絮纷飞。
天欲暮:天色将晚。
薄言:古人诗词中的起兴之词,无实义。
兰芷:兰花和芷草,皆为香草,象征高洁和思念。
衡湘:泛指湖南地区,也可指湘江。
鉴赏

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怀旧情感和对朋友交情的珍视。"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两句,以追忆往昔之意,展开全诗的情绪,"高唐"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与弟子在邯郸演奏《高山》、《流水》的故事,通过这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回首邯郸事渺茫"则透露出时间流逝、往事难寻的感慨。

接下来的"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通过对比,强调了时光荏苒,人事变迁。"黄阁故人"指的是远方的旧友,而"千里月"则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深夜的孤独;"青山老我半头霜"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年华老去,头发已斑白的现实。

"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内心的忧虑。"交情脉脉"形容友情如同生命之脉相连,不能断绝;而"忧思悠悠陌上桑"则描绘出诗人在异乡的寂寞与哀愁。

最后的"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通过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和晚霞下的微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吹断参差"形容黄昏时分,风过林梢,声音清晰;而"薄言兰芷寄衡湘"则透露出诗人通过简短的话语和微小之物来传达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深情。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流年忘返、友谊难寻的人生画卷。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三

札也能轻千乘国,道□无能早□讥。

三十年来持戒意,于今四十已知非。

(0)

雪诗和苏韵十首·其二

大地文章散缟纤,小堂风物倍清严。

洒来竹里迷人径,积向岩前讶虎盐。

但使晓寒欺短褐,独宜久影泛虚檐。

琼花柳絮皆无用,谁拟新词一斗尖。

(0)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其二

皋北三载愧仪刑,学术那堪立户庭。

顾我自知太玄白,如君本是出蓝青。

老去门徒多谢遣,病来意绪转沉冥。

高贤岂讶无名藉,十哲由来是俗称。

(0)

次韵赠薛仲常

山林钟鼎性俱安,官舍宁非在涧盘。

此日心情真似水,平生臭味本如兰。

阅世方皋谁牝牡,认真桑户且衣冠。

秪应黄马频来往,春日江枫共倚栏。

(0)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一

番嫌结社闹,独往筑秋场。

已谢二千石,何须八百桑。

站站夕时鸟,欣欣雨后秧。

感时聊一适,不是阮生狂。

(0)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四首·其三

凭虚聊骋望,面面荻芦秋。

坐据三生石,心随万里流。

鼋鼍争出没,楼馆定沉浮。

向夕烟氛敛,珠光似可求。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