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其二》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皋北三载愧仪刑,学术那堪立户庭。

顾我自知太玄白,如君本是出蓝青。

老去门徒多谢遣,病来意绪转沉冥。

高贤岂讶无名藉,十哲由来是俗称。

(0)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唐顺之之手,名为《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万思节所赠无名诗集的感慨与欣赏。

首联“皋北三载愧仪刑,学术那堪立户庭”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在学术上的谦逊态度,以及对万思节在学术上的敬佩之情。诗人自认在学术上有所欠缺,难以在学界立足,而万思节的才华则让他深感敬仰。

颔联“顾我自知太玄白,如君本是出蓝青”进一步表达了对万思节才华的赞美。诗人自比为“太玄白”,而将万思节比喻为“出蓝青”,形象地说明了万思节的才华如同从深蓝色的染料中提炼而出,极为珍贵。

颈联“老去门徒多谢遣,病来意绪转沉冥”描述了诗人年老体衰,门下弟子渐少,自己也因疾病而心境沉郁。这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万思节才华的期待,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传承学术。

尾联“高贤岂讶无名藉,十哲由来是俗称”则表达了对万思节不求名利的态度的赞赏。诗人认为,真正的高贤并不在乎名声,正如历史上被称为“十哲”的圣贤们,他们的名声并非来自世俗的推崇,而是因其卓越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万思节才华的钦佩、对其不求名利精神的赞赏,以及对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谦逊态度。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阮郎归·粉香吹暖透单衣

粉香吹暖透单衣。
金泥双凤飞。
间来花下立多时。
春风酒醒迟。
桃叶曲,柳枝词。
芳心空自知。
湘皋月冷佩声微。
雁归人不归。

(0)

菩萨蛮·吟风敲遍阑干曲

吟风敲遍阑干曲。
极目澄江千顷绿。
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
床头醅正发。
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
可堪霜信寒。

(0)

点绛唇·雨歇方塘

雨歇方塘,清圆一一风荷举。
舣舟南浦。
忘却来时路。
醉拍春衫,便欲随君去。
犹回顾。
阿蛮樊素。
更有留人处。

(0)

点绛唇·岸草离离

岸草离离,暮天雨过添清润。
小舟移近。
怕得江头信。
无奈风高,雁字难成阵。
思排闷。
管弦难趁。
怎解心头恨。

(0)

渔家傲·秾李素华曾缟昼

秾李素华曾缟昼。
当年独冠君芳秀。
今日再来眉暗斗。
谁人后。
追思恰似章台柳。
先自病来迟唧溜。
肌肤瘦减宽襟袖。
已是无聊仍断酒。
徘徊久。
者番枉走长亭候。

(0)

瑞鹤仙·依山仍负郭

依山仍负郭。
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
一年自成落。
奈孤踪还系,蝇头蜗角。
休嗤句弱。
赋郊居、何让沈约。
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
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
风帘絮幕。
筑新槛,种花药。
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
待开池、剩起林亭,共同宴乐。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