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刘过竟何为,空向江湖老布衣。
造物忌名从古有,诗人得位似君稀。
圣朝自要求参朮,吾道何应贱蕨薇。
晚节黄花须爱护,且教湘士挹芳菲。
姜夔刘过竟何为,空向江湖老布衣。
造物忌名从古有,诗人得位似君稀。
圣朝自要求参朮,吾道何应贱蕨薇。
晚节黄花须爱护,且教湘士挹芳菲。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乐雷发所作,名为《题许介之誉文堂(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的赞美。
“姜夔刘过竟何为,空向江湖老布衣。” 这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才子佳人——姜夔、刘过的例子,表达了对才能不被世人认识的惋惜。诗人用“空向江湖老布衣”来形容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默默无闻,犹如一件旧布衣在江湖上飘零。
“造物忌名从古有,诗人得位似君稀。”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古往今来,许多杰出人物因为才华而遭到嫉妒,这在历史上是常见的事情。而“诗人得位似君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得到承认和位置的珍惜,因为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圣朝自要求参朮,吾道何应贱蕨薇。” 这两句中,“圣朝自要求参朮”指的是理想中的圣明朝廷能够自我要求,选拔人才。而“吾道何应贱蕨薇”则是诗人自问自己的学问和道路,为何会被世人低估,如同不起眼的野草一般。
“晚节黄花须爱护,且教湘士挹芳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珍惜之情。晚年的黄花虽然已不如盛时,但依然美丽动人,因此需要被珍视和保护。“且教湘士挹芳菲”则是希望同道中人能够吸取其精华,学习其优雅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个人才华的反思以及对友人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易,以及对于人才被发现和认可的渴望。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
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