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
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
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诗人以种植之事寄托情感,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树木郁郁葱葱,绿荫覆盖。远处山色被这繁茂的枝叶所掩映,仿佛在雾蒙中若隐若现。这一切都源于诗人的一时冲动,用斧头自行裁剪了树枝的延伸。自然景观的突变——万千树叶纷纷扬落,千重山峰一一呈现在眼前,这种变化宛如云雾散去,露出晴朗的蓝天。
诗人心中所思念之人,久别后犹带着一丝怅然。清风拂面而来,偶尔有飞鸟归巢,似乎也为诗人的情怀带来了些许慰藉。诗人向东南方眺望,但见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辽阔的山川。
最后,诗人表达了人各有所好,世事难以两全的无奈,以及对柔软树枝的喜爱不如对青山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偏好,更有深层的情感寄托与哲理思考。
百年壁府护仙葩,奉诏恭题睿览赊。
岂为丹青悬日月,欲凭翰墨发云霞。
叨荣乍捧银为叶,摛藻虚惭笔有花。
文学承恩逢盛典,黄金买赋未应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