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春日里,面对着平静的江山和晴好的天气,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自然中的美好。"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自由,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则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饮酒赏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或是靠着拐杖缓慢地走,或是在阅读后安然入睡。这种平和的生活节奏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和享受。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则透露出诗人可能因为长期的病痛而更加珍惜和感悟到闲适生活的美好。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宁静中,诗人也没有忘记外界的纷扰。"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表明他对远方城郭的往事有所思念,同时也感受到追求名利的人们的忙碌与紧张。
最后几句"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则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他指出了那些依附权势、享受特权的人们,并不真正理解何为真正的富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生活感悟,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理想状态,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倦能听雨眠窗底,忽起看山到水边。
遂性不如冲露鸟,流行何况下江船。
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
邂逅相逢又相别,一杯重把定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