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高阳路警报》
《闻高阳路警报》全文
宋 / 郭崇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

兵戈连岁扰,老病一身馀。

警哨无安枕,忧危有报疏。

名山犹未卜,何处好閒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gāoyángjǐngbào
sòng / guōchóngrén

shàngjùnliánfēnghuǒyánggèngshū

qiūliánsuìrǎolǎobìngshēn

jǐngshàoānzhěnyōuwēiyǒubàoshū

míngshānyóuwèichùhǎoxián

注释
上郡: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边疆地区。
烽火: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信号,点燃的烟火。
河阳:地名,古时的军事重镇。
羽书:古代用鸟羽装饰的紧急军事文书。
兵戈:兵器,借代战争。
连岁:连续多年。
老病:年老体弱。
馀:剩余,剩下。
警哨:警戒的哨声。
安枕:安心睡觉。
忧危:忧虑的危险。
报疏:上报的军情或消息。
名山:著名的山川,常被隐士视为避世之地。
卜:选择,决定。
閒居:悠闲的生活,隐居。
翻译
上郡边疆烽火连天,河阳频繁传来军情急报。
连年战乱不断,我年迈多病,只剩孤身。
警戒的号角让人无法安心入睡,忧虑的危机让我时刻担忧。
虽然向往名山隐居,但还未决定何处才能真正安闲居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崇仁所作的《闻高阳路警报》。诗中表达了对战乱频仍的忧虑和对自己年迈体弱的感慨。上句“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描绘了前线战事紧急,烽火连天,军情如飞鸟传书般迅速,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动荡。接着,“兵戈连岁扰,老病一身馀”直接抒发了诗人个人的境遇,常年战乱使他身心疲惫,只剩下老病之躯。

“警哨无安枕,忧危有报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个人生活的担忧,即使在夜晚也无法安心入睡,只能通过传递情报来关注战局。最后,“名山犹未卜,何处好閒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隐居之地的向往,但现实中战乱不息,使得他难以找到一个安宁的避世之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战乱时代人们生活的不安与无奈,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郭崇仁
朝代:宋

郭崇仁,字永年,并州太原人,郭守文之子,真宗章穆皇后弟也。淳化四年,补左班殿直,迁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章穆崩,特除庄宅使、康州刺史,再迁宫苑使、昭州团练使。丁母忧,起复云麾将军,拜解州团练使,改蔡州,擢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贺州防御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以疾落军职,改磁州防御使。卒,赠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崇仁虽外戚,朝廷未尝过推恩泽,其为解州团练使十年不迁,尝除知相、卫二州,皆辞不行,盖性慎静,不乐外官也。另有曾孙郭献卿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尚冀国大长公主(仁宗第十二女)。
猜你喜欢

虫豸诗.蚁子三首·其二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敢惮榱?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0)

阎典史祠

斗大孤城扼暨阳,留将遗发见高皇。

惨罗雀鼠充军食,尽化沙虫吊国殇。

此日冠裳新俎豆,当年竹木旧戈枪。

阴风萧飒栖霞寺,毅魄常存振大纲。

(0)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0)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五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

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

(0)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