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谁忘我。正恨平生无罪过。许我思谁。
万事销磨万念非。人生有味。秋月春花相递媚。
可惜孤踪。长在花残月暗中。
请谁忘我。正恨平生无罪过。许我思谁。
万事销磨万念非。人生有味。秋月春花相递媚。
可惜孤踪。长在花残月暗中。
这首《减兰》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首句“请谁忘我”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接下来的“正恨平生无罪过”,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反思与自省,或许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或是对自身行为的审视,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许我思谁”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寻找着能够寄托情感的对象,但又似乎意识到这种寻找本身就是徒劳的,因为真正的解脱与自由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万事销磨万念非”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事物终将归于消逝,所有的欲望与执念最终都将化为虚无,这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也是对佛教中“空”的概念的一种体现。
“人生有味。秋月春花相递媚”两句,以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来比喻人生的起起伏伏,秋月与春花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境遇,它们相互映衬,既有美好也有变迁,暗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最后,“可惜孤踪。长在花残月暗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感慨,尽管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瞬间,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却不得不面对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它伴随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为了一种难以避免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
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朱阁青山高庳齐,与君才子作诗题。
傍闻大内笙歌近,下视诸司屋舍低。
万卷图书天禄上,一条风景月华西。
欲知丞相优贤意,百步新廊不蹋泥。
韩公堆北涧西头,冷雨凉风拂面秋。
努力南行少惆怅,江州犹似胜通州。
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
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
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
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