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蜂触树僵,啅雀争枝坠。
暗里觉春回,尚有馀寒在。
小步粉墙阴,剔雪寻梅蕊。
零落惜花魂,满眼伤春泪。
游蜂触树僵,啅雀争枝坠。
暗里觉春回,尚有馀寒在。
小步粉墙阴,剔雪寻梅蕊。
零落惜花魂,满眼伤春泪。
这首《生查子》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游蜂触树、啅雀争枝的生动场景,以及春意虽已悄然回归,但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寒意的景象。
“游蜂触树僵,啅雀争枝坠。”这两句通过“僵”和“坠”字,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使得蜜蜂行动迟缓,甚至有些僵硬,而小鸟们则在枝头跳跃争夺食物的情景,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现象。
“暗里觉春回,尚有馀寒在。”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暗”字,暗示春天的到来是悄无声息的,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察觉到。同时,“余寒在”则点明了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空气中仍然带着冬日的凉意,这种微妙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小步粉墙阴,剔雪寻梅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探索者——诗人自己,他轻盈地在粉墙的阴影下行走,小心翼翼地拨开积雪,寻找梅花的花蕊。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零落惜花魂,满眼伤春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惋惜之情,以及面对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感伤。花魂的零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满眼的伤春泪,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生查子》通过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一鸿秋水,谁移向深闺,偷近蛾绿。
空明不定,绰约伴人幽独。临就崔徽别幅。
又浅笑、轻颦相瞩。何人解识倾城,自赏容辉金屋。
掠削云鬟妆束。问就里芳心,可同千曲。
离魂初觉,娇晕枕痕红足。小阁朝来新沐。
瞥收却、巫峰六六。怕是清冷圆冰,一掷黄金难赎。
满目苍然,似嶰谷、琅玕千尺。
想落笔、公孙舞剑,张颠濡墨。
潇洒青天鸾凤下,动摇雷雨蛟龙黑。
掩柴门、清话尔何人,情金石。草阁外,江流积。
小艇上,孤蓬窄。喜青樽可共,闲愁如涤。
风起窗前闻解箨,月明林下堪容屐。
忆当年、幽事几人同,山阳笛。
较量寒消,排当花了,恰值清闲。
已携将小妹,绣翻异本,教他雏婢,香拣深斑。
重幕须褰,脱绵正可,莫任春光渐渐阑。
红毡列,早龙珠麟首,金粟同安。哀牢细织兰干。
慢剪破秋江浪几湾。任退红水碧,都嫌色腻。
轻容方目,且放纱单。
一抹双心,两当八撮,曾入诗人体贴间。
裁缝就,正佳人丽服,风日跻攀。
长忆苏州,梅花雨、锦帆流涨。
记多少、屠儿钓叟,起居无恙。
击筑漫从燕市里,吹箫还到吴江上。
却依然、邂逅酒间豪,挥钱饷。鱄诸里,斜阳漾。
要离塳,山魈唱。听歌声变徵,壮心徒酿。
绿鬓向怜西子发,鸡皮忍暏将军杖。
恐他时、相遇复相惊,颓然状。
华发秋生,故园天阔,凉飙几日惊心。
潦倒登台,南鱼北雁沉沉。
听猿欲下怀人泪,况城头、夜半笳音。
问前朝何事,长亭轻自分襟。巫山巫峡萧森。
便兼天波浪,接地风阴。憔悴难堪,空闲匣剑囊琴。
江头枫叶停车看,抵来时、红杏春深。
梦中行家山易到,隔断闻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