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
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
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超然的心境和他所处环境的宁静之美。"幽人有遐心",诗人以"幽人"(深思高洁之人)来形容这位内心世界深远的人,他的心境超越世俗,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蔀屋涵澄空",这里的"蔀屋"象征简陋的居所,但诗人强调的是屋内的空间被澄净的天空所包容,暗示了内心的宽广和对自然的亲近。
"况复得此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认为能拥有这样的山景是极大的福分。"心事与境同",意味着他的心境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他的内心世界与山的静谧、空灵相映成趣,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和精神寄托的审美情趣。
叩阍凛凛疏三通,归社萧萧酒一钟。
龙卧高阳呼不醒,鹏飞北海去无踪。
无年及见安车召,有子能荒大国封。
想见功名心未死,亦随江汉去朝宗。
生涯挑上古藤梢,归心飞渡鄞江潮。
长安贵人足官府,不似育王山色高。
山前山后松风岑,一衲无尘双蹻轻。
月寒濯足半溪玉,日净穿林两袖云。
吾生浪走踰千里,天涯踏破青鞋底。
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
千载此山端有期,翩翩清梦随君飞。
他年拄杖叩泉石,莫认此翁作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