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松赠沈大夫郎中科父》
《题松赠沈大夫郎中科父》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沈大夫,与汝游兮,泰山登天门日观之高峰。

其上有五千年松,樛蟠挺屈撑虬龙。

鳞文剥蚀自成理,白日变态涛汹汹,胡为强颜秦哉封。

松根茯苓雪似脂,山灵下閟神不驰,奇者或臂为婴儿。

沈大夫烹食之,肌发鬒泽双瞳方。

下招松间鹤,八极同遨翔。

君不见秋霜夜飞摧万卉,香飘色堕俱泥滓。

七十二主犹眼前,泰山五株青不死。

大夫者何赤松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题松赠沈大夫郎中科父》。诗中描绘了沈大夫与诗人一同攀登泰山天门日观峰的壮丽景象,着重刻画了峰顶上古老的五千年松树,其枝干盘曲如虬龙,历经风雨剥蚀,依然坚韧挺拔。诗人借此寓言,批评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虚伪,而赞美松树的长寿和内在的神韵,象征着沈大夫的高洁品格。

松根下的茯苓洁白如脂,山中的灵气仿佛守护着这棵神树,甚至有的松枝幻化为婴儿,显示出神秘的生命力。沈大夫品尝了松实,据说能使人肌肤光泽,双目明亮。他们还邀请松间的仙鹤共游八荒,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以秋霜摧残万物的场景反衬松树的不朽,即使历代帝王更迭,泰山上的五株松树依然青翠常在。最后,将沈大夫比作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暗示他具有超凡的品质和长生不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话元素,赞美了沈大夫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精神,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见野菊

空忆东篱菊,今年不算秋。

谁将野花采,触我故园愁。

败叶惨无色,晚香寒更幽。

西风一开眼,为尔泪双流。

(0)

题黄乾斋先生遗训手卷·其一

三陈而后又三苏,谁谓今人不古如。

岂有异闻过庭日,但看严训入官初。

青云望眼双飞翼,霹雳惊心一纸书。

责备愈苛期愈远,长教笔外想情余。

(0)

题冯子良司马《江湖于役草》

济川作楫果谁任,三载贤劳托苦吟。

诗境易随忧患老,宦情难逐世缘深。

墨翻骇浪声余纸,酒涴新痕泪在襟。

曾是望湖亭下客,秋风四度两人心。

(0)

别蔡仙芝茂才

傲骨依然范叔寒,卑栖暂借一枝安。

管城春浅生涯窄,莲幕风清界限宽。

客里幸缘文字契,尘中犹耐腐儒酸。

四年弹指光阴速,如此良辰送别难。

(0)

鹭洲云章阁后东偏新拓小室,江帆云岫都入窗间,颜曰“洗心藏密”,因成二律·其二

昼长无客叩柴荆,时听前村鸡犬声。

芳草绿迷沿岸涨,晚樵红带隔江晴。

收筒闲羡渔知足,趁路忙怜渡起争。

我已斋居还退步,不妨斗室独盱衡。

(0)

次韵酬胡镜舫大令,并谢珠裘帽缨之惠

仙凫出蓬莱,经术饰吏事。

姑臧称富饶,羌胡交市利。

人羡处脂膏,君独重节义。

守约敢望奢,履夷犹恐坠。

嗟彼肉食流,营营贪爵位。

峨冠复轻裘,强外终弱植。

今得故人书,全消厚禄意。

紫毫绚华采,明珠映圆媚。

佳诗并珍贶,情文洵交至。

笑予笠屐身,久忘炎凉势。

菊簪感霜鬓,荷衣认珠泪。

劳君制锦心,佐我舞彩戏。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