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夫,与汝游兮,泰山登天门日观之高峰。
其上有五千年松,樛蟠挺屈撑虬龙。
鳞文剥蚀自成理,白日变态涛汹汹,胡为强颜秦哉封。
松根茯苓雪似脂,山灵下閟神不驰,奇者或臂为婴儿。
沈大夫烹食之,肌发鬒泽双瞳方。
下招松间鹤,八极同遨翔。
君不见秋霜夜飞摧万卉,香飘色堕俱泥滓。
七十二主犹眼前,泰山五株青不死。
大夫者何赤松子。
沈大夫,与汝游兮,泰山登天门日观之高峰。
其上有五千年松,樛蟠挺屈撑虬龙。
鳞文剥蚀自成理,白日变态涛汹汹,胡为强颜秦哉封。
松根茯苓雪似脂,山灵下閟神不驰,奇者或臂为婴儿。
沈大夫烹食之,肌发鬒泽双瞳方。
下招松间鹤,八极同遨翔。
君不见秋霜夜飞摧万卉,香飘色堕俱泥滓。
七十二主犹眼前,泰山五株青不死。
大夫者何赤松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题松赠沈大夫郎中科父》。诗中描绘了沈大夫与诗人一同攀登泰山天门日观峰的壮丽景象,着重刻画了峰顶上古老的五千年松树,其枝干盘曲如虬龙,历经风雨剥蚀,依然坚韧挺拔。诗人借此寓言,批评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虚伪,而赞美松树的长寿和内在的神韵,象征着沈大夫的高洁品格。
松根下的茯苓洁白如脂,山中的灵气仿佛守护着这棵神树,甚至有的松枝幻化为婴儿,显示出神秘的生命力。沈大夫品尝了松实,据说能使人肌肤光泽,双目明亮。他们还邀请松间的仙鹤共游八荒,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以秋霜摧残万物的场景反衬松树的不朽,即使历代帝王更迭,泰山上的五株松树依然青翠常在。最后,将沈大夫比作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暗示他具有超凡的品质和长生不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话元素,赞美了沈大夫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精神,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昼长无客叩柴荆,时听前村鸡犬声。
芳草绿迷沿岸涨,晚樵红带隔江晴。
收筒闲羡渔知足,趁路忙怜渡起争。
我已斋居还退步,不妨斗室独盱衡。
仙凫出蓬莱,经术饰吏事。
姑臧称富饶,羌胡交市利。
人羡处脂膏,君独重节义。
守约敢望奢,履夷犹恐坠。
嗟彼肉食流,营营贪爵位。
峨冠复轻裘,强外终弱植。
今得故人书,全消厚禄意。
紫毫绚华采,明珠映圆媚。
佳诗并珍贶,情文洵交至。
笑予笠屐身,久忘炎凉势。
菊簪感霜鬓,荷衣认珠泪。
劳君制锦心,佐我舞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