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雪银痕,肤云玉气,鍊颜饮罢铅液。
旧隐琼楼,圆因金粟,小谪仍皈净业。
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
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几度娥池潮汐。
照三生影还明白,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
下界尘红自远,算万劫修成最空色。
凉透单衫,满身是月。
爪雪银痕,肤云玉气,鍊颜饮罢铅液。
旧隐琼楼,圆因金粟,小谪仍皈净业。
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
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几度娥池潮汐。
照三生影还明白,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
下界尘红自远,算万劫修成最空色。
凉透单衫,满身是月。
这首诗名为《天香·白桂花》,作者为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诗中以白桂花为引,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神秘的景象。"爪雪银痕,肤云玉气"形象地刻画了桂花的洁白如玉,仿佛覆盖着霜雪的痕迹。"鍊颜饮罢铅液"暗指桂花的纯净,犹如炼化后的铅液般剔透。
诗人将桂花置于琼楼仙境,暗示其超凡脱俗,即使被贬下凡,依然坚守清净之道。"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写出了桂花在秋水中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则将桂花的香气与月宫仙子相联,增添了神秘的想象空间。
"几度娥池潮汐"提及嫦娥和桂花的传说,进一步强化了月宫的意象。"照三生影还明白"表达桂花能映照出人的前世今生,"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则借桂花暗示了某种失落的美好。最后,诗人感叹尘世纷扰,唯有桂花的空灵之美,"万劫修成最空色",象征着历经磨难后的超然。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桂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凉透单衫,满身是月"以个人感受收束全篇,给人留下清凉皎洁的深刻印象。
是处杨家果,求如此种难。
色深浑是紫,味美更无酸。
磊磊堆盘润,津津绕齿寒。
品高何以辨,但把一楞看。
澜翻布谷唤春晴,浩荡花风拥旆旌。
野老无知须户晓,长官著意自山行。
四郊烟火皆新集,百里污莱未尽耕。
前日惰农今力穑,闾阎閒暇政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