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香.白桂花》
《天香.白桂花》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爪雪银痕,肤云玉气,鍊颜饮罢铅液。

旧隐琼楼,圆因金粟,小谪仍皈净业。

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

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几度娥池潮汐。

照三生影还明白,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

下界尘红自远,算万劫修成最空色。

凉透单衫,满身是月。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天香·白桂花》,作者为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诗中以白桂花为引,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神秘的景象。"爪雪银痕,肤云玉气"形象地刻画了桂花的洁白如玉,仿佛覆盖着霜雪的痕迹。"鍊颜饮罢铅液"暗指桂花的纯净,犹如炼化后的铅液般剔透。

诗人将桂花置于琼楼仙境,暗示其超凡脱俗,即使被贬下凡,依然坚守清净之道。"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写出了桂花在秋水中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则将桂花的香气与月宫仙子相联,增添了神秘的想象空间。

"几度娥池潮汐"提及嫦娥和桂花的传说,进一步强化了月宫的意象。"照三生影还明白"表达桂花能映照出人的前世今生,"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则借桂花暗示了某种失落的美好。最后,诗人感叹尘世纷扰,唯有桂花的空灵之美,"万劫修成最空色",象征着历经磨难后的超然。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桂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凉透单衫,满身是月"以个人感受收束全篇,给人留下清凉皎洁的深刻印象。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一莫子章郎中买妾佐酒,魏倅以词戏之,次韵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

壶中不记岁时迁。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

断肠刺史独无眠。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

(0)

冬日书怀四首·其一

治身如治玉,所贵无瑕疵。

玉美不愿市,身修岂求知。

人生为糊口,乃尔敛板趋。

渐失两鬓青,莫浣双袖缁。

勿用怀不平,弦急声易悲。

(0)

食楞梅

是处杨家果,求如此种难。

色深浑是紫,味美更无酸。

磊磊堆盘润,津津绕齿寒。

品高何以辨,但把一楞看。

(0)

和留献之出郊劝农

澜翻布谷唤春晴,浩荡花风拥旆旌。

野老无知须户晓,长官著意自山行。

四郊烟火皆新集,百里污莱未尽耕。

前日惰农今力穑,闾阎閒暇政宽平。

(0)

再用元韵二首·其二

倦游莫忘大刀头,老去行藏要熟谋。

少病若能如万福,上书安用学千秋。

碧云合处来何缓,黄鹤飞时挽不留。

后夜月明烟水阔,更呼儿辈洗瑶舟。

(0)

题古塔主语录

震雷动地音元寂,白月当空指即迷。

天下老师应锁口,此公不肯止儿啼。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