觌面相呈是此时,了无犹豫与狐疑。
南山云起北山雨,爵跃掉头吾弗知。
觌面相呈是此时,了无犹豫与狐疑。
南山云起北山雨,爵跃掉头吾弗知。
这首诗《次韵答泽老(其一)》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首句“觌面相呈是此时”,描绘了一种直接、坦诚的交流情景,仿佛面对面地呈现了当下这一刻的真实状态,没有遮掩,没有犹豫,直截了当。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真诚交流的重视和追求。
接着,“了无犹豫与狐疑”进一步强调了在交流中的自信与坚定,没有任何的迟疑和疑惑,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纯净与力量。这种态度,是对自我认知的肯定,也是对他人信任的表现。
“南山云起北山雨”运用自然景象作为比喻,南山的云起象征着事物的开始或变化的前兆,而北山的雨则是结果或变化的显现。这一对比,寓意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接受变化。
最后一句“爵跃掉头吾弗知”以“爵跃”(可能是指某种动物跳跃的动作)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突然变化的情景,而“吾弗知”则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的态度。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中不可控因素的感慨,强调了面对未知时的谦逊和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平和态度。
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谪仙作颂天无功。
君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领袖众芳捧尧日。
此花司春转化钧,一风一雨万物春。
十分整顿春光了,收黄拾紫归江表。
天香染就山龙裳,馀芬却染山水乡。
青原白鹭万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酒先招野客看,不醉花前为谁醉。
万事丝窠黏露珠,奉亲最乐天下无。
丘明远孙千里驹,有母七十发漆如。
雪底笋生冰底鱼,人间无觅天赐渠。
三更月落堂西隅,母自挑灯儿读书。
去年生日不用扶,今年生日健过初。
冰桃碧藕脆如酥,一觞千岁母子俱。
买山安得钱,有钱价不贱。
住山如冠玉,人见我不见。
世言游山好,一峰足双茧。
峰外复有峰,历尽独能遍。
不如近看山,近看不如远。
请山略退步,容我与对面。
我行山欣随,我住山乐伴。
有酒唤山饮,有蔌分山馔。
隔水绝高寒,萦云偏茜绚。
雨滋青弥深,日炫紫还浅。
端居忽飞动,遐逝即回转。
孤秀呈复逃,层尖隐还显。
掇入轿中来,置在几上玩。
劣行三两驿,已阅百千变。
非我去旁搜,皆渠来自献。
寄言有山人,勿卖亦勿典。
金多汝安用,价重山亦怨。
估若为我低,伤廉又非愿。
山已在胸中,岂复有馀羡。
羡心固无馀,更借山一看。
后炭前炉便是窑,饶君是铁也教销。
不须泉下火山狱,新制人间法外条。
今日晴明殊可喜,病夫意绪自无聊。
看来只欠刀圭药,脚踏层冰雪没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