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潮声日夜流,鸱夷未散霸图收。
虎狼敌国英雄恨,麋鹿荒城鬼魅愁。
西子捧心终作祟,越王尝胆始成谋。
一人存失兴亡系,楚水吴山尽是秋。
江上潮声日夜流,鸱夷未散霸图收。
虎狼敌国英雄恨,麋鹿荒城鬼魅愁。
西子捧心终作祟,越王尝胆始成谋。
一人存失兴亡系,楚水吴山尽是秋。
这首诗《子胥庙》由明代诗人陈公懋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伍子胥的故事,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壮的情感。
首联“江上潮声日夜流,鸱夷未散霸图收”,以江水日夜不息的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而“鸱夷未散霸图收”则暗指伍子胥虽已离世,但他的功业与智慧并未随风消散,霸图犹在人间。这里运用了鸱夷(即伍子胥的别称)这一典故,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颔联“虎狼敌国英雄恨,麋鹿荒城鬼魅愁”,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伍子胥与敌对国家的矛盾冲突以及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形象地展现出来。虎狼比喻敌国的残暴与威胁,麋鹿荒城则象征着战争后的荒凉与破败,鬼魅愁则暗示了伍子胥在死后仍难以安息的悲愤情绪。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颈联“西子捧心终作祟,越王尝胆始成谋”,巧妙地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西子捧心是关于美女西施的传说,此处借以喻指伍子胥的计谋如同美女之娇媚,能迷惑人心;越王尝胆则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象征着忍辱负重、最终复仇的决心。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伍子胥的智谋,也暗示了他的复仇之心。
尾联“一人存失兴亡系,楚水吴山尽是秋”,总结全诗,点明了伍子胥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主题。楚水吴山代表了伍子胥生前活动的地域,而“尽是秋”则寓示着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这一联以景结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故事的深情回顾,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悲壮,还蕴含了对人性、命运、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
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不寄一行三改秋。
秋色变冷客裘薄,渐觉衣袂寒飕飕。
作诗欲寄君,未语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一杯宽我千日忧。
眼前俗事何扰扰,此夕尽向杯中休,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苹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不觉鸳鸯带波起。
鷃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