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读书处,绿萝映草堂。
风尘惊岁隔,梦寐入宵忙。
拟作丸中舍,更寻物外方。
兹心恐未遂,临眺独徬徨。
昔日读书处,绿萝映草堂。
风尘惊岁隔,梦寐入宵忙。
拟作丸中舍,更寻物外方。
兹心恐未遂,临眺独徬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读书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首句“昔日读书处,绿萝映草堂”以清新自然之景勾勒出诗人曾经宁静的学习环境,绿萝与草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接着,“风尘惊岁隔,梦寐入宵忙”两句转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让诗人感到岁月匆匆,梦境与现实交织,忙碌而不得解脱。
“拟作丸中舍,更寻物外方”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逃避现实、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这里的“丸中舍”可能是指某种隐居或避世之所,而“物外方”则可能指超脱世俗之外的理想之地。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摆脱眼前的困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兹心恐未遂,临眺独徬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如意,他既希望找到心灵的慰藉,却又担心愿望难以实现,只能独自在眺望远方时徘徊不定。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出路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新诗浮海尽先传,万里皇华已极天。
入寺冷心窥石井,采风蛮语杂秋田。
衣轻宝地嚣尘远,手绾明珰上国还。
更询同游方学士,可探还有正中偏。
披襟尤爱事南图,鹊起曾闻溢庆殊。
司马文心原锦绣,徐陵笔架是珊瑚。
诗裁仙径先红羽,月泛珠江满玉壶。
最好五云缭绕处,一门蝌蚪壮皇都。
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
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
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
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