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孤坟幸未平,筑台应可对怀情。
书生只解风流梦,赢得啼猿有四声。
三尺孤坟幸未平,筑台应可对怀情。
书生只解风流梦,赢得啼猿有四声。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历史人物墓地的三次拜谒,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追思。首句“三尺孤坟幸未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墓地的荒凉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离世。接着,“筑台应可对怀情”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建造小山丘来寄托哀思的情怀,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书生只解风流梦”,这一句则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作为一位书生,他或许在世俗眼中只是沉迷于风花雪月的幻想者,但在这里,它却暗含了对庞士元(庞统)才华横溢、理想抱负的向往与共鸣。庞士元虽未得志,但其才情与理想并未被世人所理解或欣赏,这与诗人的处境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
最后,“赢得啼猿有四声”以自然界的啼猿之声收尾,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寓意着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事迹仍能引起后人深深的怀念与感慨。啼猿之声,仿佛是历史的回响,提醒着人们记住那些曾经为理想与正义奋斗的灵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庞士元墓地的三次拜谒,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以及对自身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菜甲封泥,桃英怯冻,浅寒尚浓。
正小窗深掩,暮云低密,颓垣半露,残雪玲珑。
冷逼单衣,愁欺倦枕,暗度一番花信风。
年光在、但尘襟耿耿,镜鬓匆匆。十年旧梦无踪。
算何异、天涯随转蓬。
甚愔愔坊陌,灯宵闲过,沉沉烟雨,酒兴谁同。
鸟已春声,人犹旧感,点检芳菲前事空。
莺花好,更明年此际,何处相逢。
玉人晓起惜春残。花事正阑珊。
卖花声送妆台畔,开篮处、艳紫浓殷。
万朵氤氲,一枝芬郁,和露撚来看。
檀郎昨向鬓边安。镇日对红颜。
从今揉得花魂碎,细匀入、湘摺罗纨。
别样风流,馀香旖旎,犹拟傍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