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三岩逐二难,春风初试杏花寒。
人情倦去方惊老,江面东来渐觉宽。
一代交游论出处,百年身世杂悲欢。
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
山下三岩逐二难,春风初试杏花寒。
人情倦去方惊老,江面东来渐觉宽。
一代交游论出处,百年身世杂悲欢。
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与余方池草池兄弟游三岩》描绘了春天山间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山下三岩逐二难”展现了山势险峻,行走不易,而“春风初试杏花寒”则点出早春时节,杏花开放但仍有寒意,营造出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人情倦去方惊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只有在经历人生疲惫后才猛然意识到岁月催人老。接下来,“江面东来渐觉宽”通过江水东流比喻人生的开阔与心境的放宽,暗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顿悟。
“一代交游论出处”反映了诗人对朋友交往的回顾,以及对仕途升迁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起伏变化。“百年身世杂悲欢”则直接抒发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最后两句“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诗人以浮云自比,表达出淡泊名利、志在为民的情怀,希望能像东晋名臣谢安那样,为了百姓安宁而挺身而出,体现出高尚的家国情怀。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
山侗马钰,闲吟闲咏。不是夸强逞俊。
谓见人居火院,受苦不忍。时时诗词劝化。
启丹诚、阐开玄径。常哭告,望人人回首,个个听信。
割断情缰欲索,归物外,无萦无系。
无病自在,清闲快乐,修完性命。
一朝功成行满,有金童、持诏邀请。
如此事,奈人人不肯,折了伊甚。
人人学道,因何退怠。都缘心不宁耐。
富贵修行,或遇艰难阻阨。
贫者受人供养,自骄矜、必然败坏。
或好贿便,自招自揽,非常灾害。
或有炼心不尽,起攀缘爱念,决定破戒。
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
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
功行满,与九玄七祖,共超三界。
七宝庵中,三清门里,全真堂建相当。
东西廊舍,堪可做云房。
凿石名为丹井,水甘美、有若琼浆。
玄玄处,修真环堵,幽雅不寻常。
云朋并霞友,微中讲论,妙里斟量。
处身心清静,便是仙方。
调息如同龟息,命灯内、性月圆光。
斋场上,文山道友,唱此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