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曙色走归云,落月犹高欲近人。
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
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
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
参差曙色走归云,落月犹高欲近人。
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
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
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早起》,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首句“参差曙色走归云”,描绘了晨曦初现,曙光与归云交错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之美,仿佛曙光在追逐着归隐的云朵。次句“落月犹高欲近人”,则以落月未尽的姿态,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的微妙感觉,月亮虽已接近地平线,但仍欲贴近人间,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不舍。
接着,“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两句,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与时光的流转相联系,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变化的感慨。这里的“客鬓”指代的是诗人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容颜已改,但自然界的风光却依旧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对比之美。
“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两句,运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以“孔方兄”(指金钱)和“白堕”(酒名)来比喻世俗的诱惑与追求。诗人表明自己不为金钱所动,而真正珍视的是如同酒般能带来心灵慰藉的事物,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
最后,“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两句,以“微吟”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即使是在忙碌或平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远处山光与雨雾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宋朝文人诗风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