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起》
《早起》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参差曙色走归云,落月犹高欲近人。

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

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

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早起》,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首句“参差曙色走归云”,描绘了晨曦初现,曙光与归云交错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之美,仿佛曙光在追逐着归隐的云朵。次句“落月犹高欲近人”,则以落月未尽的姿态,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的微妙感觉,月亮虽已接近地平线,但仍欲贴近人间,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不舍。

接着,“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两句,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与时光的流转相联系,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变化的感慨。这里的“客鬓”指代的是诗人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容颜已改,但自然界的风光却依旧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对比之美。

“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两句,运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以“孔方兄”(指金钱)和“白堕”(酒名)来比喻世俗的诱惑与追求。诗人表明自己不为金钱所动,而真正珍视的是如同酒般能带来心灵慰藉的事物,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

最后,“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两句,以“微吟”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即使是在忙碌或平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远处山光与雨雾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宋朝文人诗风的典型代表。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画梅为陆简敬作四首·其四

神人独立藐姑射,绰约容光歌昔昔。

怅望寥天无与归,星光照野动寒碧。

微风泠泠摇杂佩,掩抑芳心伫遥夕。

荒山无人石路古,悄然何处寻行迹。

谁家处子愁不眠,绿苔珠露生春烟。

(0)

梅花杂题十四首·其九

孤芳消瘦暮江涯,江树晶晶噪暮鸦。

绿蚁新醅寒夜永,灯前微雪堕檐花。

(0)

吴昔壬部郎见访并示诗集赋赠一首

片帆东去怅离群,独向秦淮客感纷。

六代江山空揽古,十年湖海始逢君。

珠光剑气才无敌,倾盖班荆谊最殷。

待得兰陵春酒熟,乡关重与细论文。

(0)

题汤衣谷明府裕皖城旧游图二首·其一

不尽天涯感,相思可若何。

兵戈消岁月,朋旧遁山河。

名士乡关重,奇才幕府多。

皖江江上路,回首一悲歌。

(0)

登金山二首·其一

铁瓮城边秋水平,江天阁外暮云横。

上方钟鼓自昏晓,廿载沧桑数变更。

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

梵王宫殿坡仙带,空逐兴亡斗一枰。

(0)

和汪仲虎北海登高原韵

只觉秋心入混茫,芜城烟树掩颓阳。

萧条故苑鸦横水,寥落乡书雁叫霜。

萸酒销愁聊应节,菊篱伴冷未全荒。

羡君更鼓登临兴,望里西山尚郁苍。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