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瓮城边秋水平,江天阁外暮云横。
上方钟鼓自昏晓,廿载沧桑数变更。
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
梵王宫殿坡仙带,空逐兴亡斗一枰。
铁瓮城边秋水平,江天阁外暮云横。
上方钟鼓自昏晓,廿载沧桑数变更。
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
梵王宫殿坡仙带,空逐兴亡斗一枰。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首联“铁瓮城边秋水平,江天阁外暮云横”以金山寺所在的镇江为背景,秋水静谧,江天一色,暮云横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颔联“上方钟鼓自昏晓,廿载沧桑数变更”则通过金山寺的钟鼓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中,“劫火”指战乱或灾难,暗示金山寺曾遭受破坏,仅存断碑残碣。“中泠”可能是指中泠泉,泉水依旧清澈,但环境已非往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尾联“梵王宫殿坡仙带,空逐兴亡斗一枰”以“梵王宫殿”象征寺庙的庄严与神圣,而“坡仙带”则暗指苏东坡的足迹,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展现了金山寺的历史厚重感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