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无尽他乡感,容易又深秋。
秋山瘦尽,秋芜剪尽,不合上高楼。
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
霜柏飞鸦,水杨斜照,江上送行舟。
绵绵无尽他乡感,容易又深秋。
秋山瘦尽,秋芜剪尽,不合上高楼。
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
霜柏飞鸦,水杨斜照,江上送行舟。
这首《少年游》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开篇“绵绵无尽他乡感,容易又深秋”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悠长而哀伤的情绪之中,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深秋时节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接着,“秋山瘦尽,秋芜剪尽”两句,通过描写秋天山峦的萧瑟和草木的凋零,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不合上高楼”则表达了主人公不愿面对现实,逃避现实的情感,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
“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中,“鱼缄雁蜡”借用了古人以鱼书、雁信传递消息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得到消息的心情。“云千叠”则形象地描绘了思绪如云般纷繁复杂,难以平复。这两句诗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霜柏飞鸦,水杨斜照,江上送行舟”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江边景象,霜覆盖的柏树、飞翔的乌鸦、斜阳下的水杨以及缓缓驶过的行舟,构成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这不仅象征着主人公即将离开,也寓意着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秋时节游子的离愁别绪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杜侯实才子,盛名不可及。
祗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
是君同时者,已有尚书郎。
怜君独未遇,淹泊在他乡。
我从京师来,到此喜相见。
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
忆昨癸未岁,吾兄自江东。
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
熊生尉淇上,开馆常待客。
喜我二人来,欢笑朝复夕。
县楼压春岸,戴胜鸣花枝。
吾徒在舟中,纵酒兼弹棋。
三月犹未还,寒愁满春草。
赖蒙瑶华赠,讽咏慰怀抱。
丞相邦之重,非贤谅不居。
老臣慵且惫,何德以当诸。
厚秩先为忝,崇班复此除。
太常陈礼乐,中掖降簪裾。
圣酒山河润,仙文象纬舒。
冒恩怀宠锡,陈力省空虚。
郭隗惭无骏,冯谖愧有鱼。
不知周勃者,荣幸定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