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0)
注释
地僻:偏远。
秋将尽:秋天快要过去。
山高:高山峻岭。
客未归:游子未归。
塞云:边塞的云。
断续:时有时无。
边日:边境的太阳。
少光辉:光芒微弱。
警急:紧急警报。
烽常报:烽火报警。
传闻檄:传来的檄文。
屡飞:频繁飞来。
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
外甥国:附属国。
何得:怎么能够。
迕天威:违逆天朝的威严。
翻译
偏远之地秋天将要结束,游子还未归家。
边塞的云彩时断时续,边境的阳光显得暗淡无光。
紧急的烽火常常传递消息,军中的命令频繁飞驰。
这里是西方的外甥国家,怎敢违逆天朝的威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末的萧瑟画面,抒发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通过秋天即将过去而客人尚未归来的景象,表达了边塞孤寂与诗人内心的牵挂。紧接着,“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两句,则以自然景观反映出边疆地区的荒凉和悲凉,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凄清感。

中间四句“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表达了战争频发、边报不断的紧张氛围,以及对敌对我方国力相差悬殊的担忧。诗人通过“何得迕天威”这一提问,隐含着对边疆安危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示了杜甫在唐代中晚期所特有的边塞诗风格。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登塔步王侍御老师韵是塔老师鼎建

塔影观空象外求,宁阳亦自有丹邱。

诸天宝界浑无相,半夜光芒最上头。

水国人烟浮岛出,山城霞气带江流。

千年形胜镇南服,畏垒遗芳碣并留。

(0)

刘平子馆予青竹园将别赋赠

世情不可问,青眼喜逢君。

独夜看明月,披怀閒白云。

清歌留竹素,幽赏叶兰芬。

此日难为别,霜风高叶闻。

(0)

閒居

草阁春云薄,危墙澹日斜。

荒林容噪鹊,废沼乱鸣蛙。

苔绿溪边树,池开岩畔花。

颓然丘壑里,是处足烟霞。

(0)

三元阁眺湖荡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濛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0)

登白纻山作二首·其二

兹山未称高,群阜胡若挹。

当其歌绕时,云霞四面集。

响戛忽若低,衣飘复如袭。

洒酒滴春华,至今芳草湿。

灼灼芙蓉姿,尚染胭脂汁。

宾从纷流水,委蛇朱履趿。

颐指山岳颓,风云惟呼吸。

不是孟参军,谁能不失色。

(0)

署中竹园偶成·其三

閒立望龙沙,春风几万家。

晴云团野色,白日入山斜。

见地即栽竹,无心学种花。

孤亭时一立,几点夕阳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