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苗侍中挽歌二首·其二》
《苗侍中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优贤几杖在,会葬市朝空。

丹旐飞斜日,清笳怨暮风。

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

(0)
注释
天子:指皇帝。
元老:指年老而有德望的大臣。
都人:京城的百姓。
上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优贤:尊重贤能之人。
几杖:古人坐时所依凭的家具,象征尊敬老人。
会葬:参加葬礼。
市朝:指朝廷或市场,这里指朝廷。
丹旐:红色的丧幡,标志丧事。
飞:此处形容丹旐随风飘动的样子。
清笳:清脆的胡笳声,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中或丧礼。
怨:哀怨地响起。
平生:一生,一辈子。
门下客:指门生或者弟子。
继美:继承美德。
庙堂:代指朝廷。
翻译
皇帝为元老重臣的离世感到悲伤,京城的人们也在惋惜一位上公的逝去。
尊重贤能的传统犹在,只是聚集送葬时朝廷显得格外空旷。
红色的丧幡在夕阳下飘扬,凄清的胡笳声在傍晚的风中哀怨。
他一生门下的弟子宾客,将继续在朝堂上发扬他的美德与功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挽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地位和贤能的怀念。

"天子悲元老"一句,表明了皇帝对于逝去的大臣的哀伤,体现了一种最高统治者的敬重之心。"都人惜上公"则是全城百姓对于逝者尊称“上公”的怀念,反映出逝者生前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

"优贤几杖在,会葬市朝空"这两句,诗人通过对逝者的优贤和几杖(古时官员所用)的描写,以及对其合葬的场面描述,传达了一种仪式化的哀悼气氛。

"丹旐飞斜日,清笳怨暮风"中的“丹旐”指的是皇帝车驾上的旗帜,而“斜日”则形容日影的斜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变换。“清笳”指的是乐器发出的清音,而“怨暮风”则是对黄昏时分吹起的风声所表现的情感,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思念之情,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伤。

最后,“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表明逝者生前门下的宾客现在仍然在继续赞颂其美德,而“庙堂”通常指的是纪念先人的建筑,这里则是用来寄托对逝者的永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的尊贵、贤能和仪式化的哀悼,以及对逝后永恒怀念的情感展现,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青州馆对月,忆叔白、子乔南行

一片家山月,分程照远游。何时渡湘水?

今夜宿青州。独卧未安枕,对吟应在舟。

那堪两地恨?并入北堂愁。

(0)

哭单子起二首·其一

忆从相识时,五字共牵思。

有景皆同赏,无愁不并知。

教看未成句,使定欲删诗。

细数城中伴,此情还向谁?

(0)

东亭月夜宴集,分韵得“宵”字

东亭竹间月,好是雪晴宵。

有客共来集,吟诗孤兴遥。

夜华分远甸,春霭罩寒条。

更爱清徽冷,临流一雨挑。

(0)

与叔白登太山绝顶,怀子乔燕中

不信人能到,相看已是仙。

云中还有路,山上似无天。

真觉吴门近,初惊海域偏。

未知重岭外,何处是幽燕?

(0)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六

茅堂耽夜坐,布被恋朝眠。

诗句还随历,身名不称年。

森沈残腊日,错莫早阴天。

只对陶公集,闲哦饮酒篇。

(0)

题莱阳仲生所赠王石谷《早春小雪画卷》

知是右丞笔,画中诗思清。

柔条著春浅,微雪比霜轻。

无鸟竹间响,有人桥上行。

常怜远投赠,闲对觉情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