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风光未足奇,霜前秋后吐金枝。
灵山亲举唯迦叶,今日陈来众共知。
不独陶生时节用,转为华藏供阿弥。
閒见定归依彼岸,方知此日献花时。
满地风光未足奇,霜前秋后吐金枝。
灵山亲举唯迦叶,今日陈来众共知。
不独陶生时节用,转为华藏供阿弥。
閒见定归依彼岸,方知此日献花时。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菊花盛开的景象,尤其是诗人陈达所献的菊花,其色泽金黄,引人注目。"灵山亲举唯迦叶"一句,借用了佛教故事,暗示菊花的神圣和独特,只有如迦叶尊者般的慧眼才能识其珍贵。诗人强调菊花不仅在陶渊明那样的文人墨客眼中具有季节性的价值,更是佛事活动中的重要供品,如华藏供养阿弥陀佛。最后两句,"閒见定归依彼岸,方知此日献花时",表达了菊花作为引导人们走向内心宁静和佛法彼岸的象征,以及在特定时刻献花以示敬意的深刻意义。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菊花的美与精神内涵,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