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寒食节气民俗画面,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示了自然界与人间活动的和谐共生。
“晋阳寒食地”一句点明时令,寒食节气在晋阳城下所在地已成为习以为常的地理文化现实。"风俗旧来传"则表明这种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紧密相连。雨水浇灭了龙蛇般的烈火,象征着寒食时节的来临,同时也是新生命萌发的开始,这一生动图景通过“春生鸿雁天”展现得淋漓尽致。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两句则描绘了人们在这个节气中的情感和行为。泪水汇聚成河,歌声与舞蹈交织在一起,这种生动的场景不仅传达了人们对节日的喜悦之情,也反映出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最后,“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两句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被遗忘的庙宇感到同情。"西见之推庙"中的“西见”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方向或地点,而“之推庙”则暗示了这些庙宇的废弃与孤寂。"空为人所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被遗忘之物的怜悯心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古代人民在寒食节气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关注和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