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后寄大渊二首·其二》
《别后寄大渊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苛留未忍听骊驹,薄具酸寒不可孤。

邻巷沽来惟饮汁,田家客至具焚枯。

吾衰异昔中年别,子去云谁半夜呼。

敬问伯鱼诗礼外,过庭亦有异闻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别后寄大渊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感的诗篇。

“苛留未忍听骊驹,薄具酸寒不可孤。”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分别时刻的心境。"苛留"指的是难以割舍的感情,而"骊驹"则是古代用来形容离别之声的词汇。"薄具"和"酸寒"则形容了简陋的生活条件和心中的孤独感,表达了作者在分别后的凄凉与无奈。

“邻巷沽来惟饮汁,田家客至具焚枯。” 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离别之后的孤寂感。"邻巷沽来"意味着邻居之间的交流仅限于简单的酒水,而"惟饮汁"则暗示了生活中的清贫和单调。"田家客至具焚枯"则是说即使有客人到来,也只能用干枯的柴火来招待,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与寒酸。

“吾衰异昔中年别,子去云谁半夜呼。” 这两句表达了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吾衰"指的是自己年华老去,而"异昔中年别"则是说与过去中年的离别已经大不相同。"子去"意味着孩子们也长大离开了,"云谁半夜呼"则是在询问在深夜里,孩子们又会不会突然叫唤父亲的名字,这里的“呼”字充满了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和担忧。

“敬问伯鱼诗礼外,过庭亦有异闻乎。” 这两句通过提及“伯鱼”,即古代著名的隐士,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尊重与期待。"敬问"显示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而"诗礼外"则是希望在文学和道德之外,还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最后一句"过庭亦有异闻乎",是在询问是否还有其他的消息或者是非正式的信息传达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离别、孤独和怀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分别之后的心境变化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友情和道德的重视,以及他们在面对人生变迁时所表现出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古意

庭前有高树,风挠无停枝。

寒乌噤不鸣,夜半环树飞。

托身未得所,三匝情依依。

高飞犯霜露,低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振羽将安之。

徘徊恋明月,顾影徒伤悲。

(0)

题四畅图

四畅图中四散人,藤床对坐遣闲情。

搔头真有爬梳态,搐鼻应无喷嚏声。

扪虱未能谈世事,撚髭元不为科名。

一时快意皆真乐,谁把丹青写得成。

(0)

和郑梅深

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苏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0)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一

风柳吹花糁白毡,莺愁蝶恨有谁怜。

不知春事又三月,堪叹人生无百年。

清气长留诗卷里,閒愁不到酒樽边。

山窗昼永浑无事,一榻分云枕易眠。

(0)

即席和卫山斋韵并呈顾渊白路教

烛夜飞觞客在山,同看明月上云端。

粘天水阔蟾光湿,捲海风高蜃气寒。

会友幸逢三益在,娱情休恨四并难。

座中喜有能诗者,便作唐诗顾况看。

(0)

闺情效香奁体三首·其二

黛眉愁里敛双蛾,别久无书争奈何。

欲待怨他还又忆,怨时较少忆时多。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