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黝将尽,远挂寒林色。
照此五夜心,凄凉亦云极。
崇兰愁素辰,幽螀啼破壁。
星河淡思曙,风露凄犹夕。
永叹远钟鸣,寒衣竟何适。
缺月黝将尽,远挂寒林色。
照此五夜心,凄凉亦云极。
崇兰愁素辰,幽螀啼破壁。
星河淡思曙,风露凄犹夕。
永叹远钟鸣,寒衣竟何适。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之美。首句“缺月黝将尽,远挂寒林色”以残月挂在寒冷树林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照此五夜心,凄凉亦云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漫长而痛苦。
“崇兰愁素辰,幽螀啼破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兰花在白昼的逝去中显得更加忧郁,而远处的虫鸣更是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增添了悲凉的色彩。接下来的“星河淡思曙,风露凄犹夕”则通过星辰与曙光的交替,以及风露的凄冷,展现了夜晚向黎明过渡时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永叹远钟鸣,寒衣竟何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钟声悠长,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无情,而“寒衣”则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独特情感体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时间、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