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屋萧萧远市城,此中应得寄閒情。
高低林木元无数,来往溪禽各有声。
玩易馀功惟卜筮,济时残算到棋枰。
山窗不闭常留月,独坐超然诗思生。
野屋萧萧远市城,此中应得寄閒情。
高低林木元无数,来往溪禽各有声。
玩易馀功惟卜筮,济时残算到棋枰。
山窗不闭常留月,独坐超然诗思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居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野外小屋中,这里成为他寄托闲情逸致的理想之地。诗中通过“萧萧”一词,生动地展现了小屋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静谧,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
“高低林木元无数,来往溪禽各有声。”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林木的高高低低和溪水边鸟儿的各自鸣叫,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林木的无尽与鸟鸣的各异,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玩易馀功惟卜筮,济时残算到棋枰。”这两句诗则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在闲暇之余,他通过研习《周易》来寻求智慧,通过卜筮来预测未来;同时,他还将有限的时间用于下棋,以此作为消遣和思考的方式。这两项活动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寻找平衡,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山窗不闭常留月,独坐超然诗思生。”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坐在窗前的情景。山窗不闭,月光自然洒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灵感如同泉水般涌现,创作出富有深意的诗句。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他在宁静中获得的创作灵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其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图景,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