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农今岁好,筹远旁秋烦。
了识无多幸,人情未易言。
即看一雨爽,便为昨朝暄。
坐对濛濛者,因之忆玉门。
较农今岁好,筹远旁秋烦。
了识无多幸,人情未易言。
即看一雨爽,便为昨朝暄。
坐对濛濛者,因之忆玉门。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要亭行宫对雨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行宫中面对雨景时的思绪与感受。
首句“较农今岁好”,对比去年的农事情况,表达了对今年丰收景象的期待和喜悦。接着,“筹远旁秋烦”则转而思考未来的忧虑,预示着虽然眼前丰收,但对未来的担忧并未减少。“了识无多幸,人情未易言”两句,道出了世事难料,人心复杂,即使有所庆幸,也难以轻易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即看一雨爽,便为昨朝暄”描绘了雨后凉爽的景象,与前文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以及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坐对濛濛者,因之忆玉门”则是诗人面对朦胧雨景时的思绪,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遥远的边关,表达了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国家大事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作为帝王的广阔胸怀和深沉思考。
我爱消灾崖,此中有佳处。
桥涉嘉陵江,逶迤纵云步。
中有一径通,盘折无层数。
秀石悬空崖,幽窈多清趣。
凭栏远望间,意迷入山路。
惟见清冥合,山川起烟雾。
传云张果仙,栖此发神悟。
长啸惟幽人,白云自来去。
十年林下无羁绊,吴水吴山饱探玩。
穹窿至近高且险,欲至靡由辄兴叹。
喜闻地主有嘉招,春服初成杂童冠。
画船载酒出胥口,略绰湖稍旋抵岸。
民淳地僻客至稀,老少相扶出门看。
吴王种香泾尚存,岁岁采香多女伴。
我闻且欲登香山,雨脚忽来行涣散。
明朝雨势止复作,世路阴晴那可算。
文侯岂失虞人期,勇往前行赖明断。
篮舆旋泞那复辞,逦迤青山开四畔。
前山云接后山云,似是山灵显奇观。
嵚崎荦确路登登,山腹盘回转危栈。
诸峰一望皆下风,始信阳山才抵半。
买臣驳落读书台,曾是樵夫终佐汉。
丈夫出处会有时,不记当年愚妇讪。
清泉一脉甘且寒,肝肺尘埃得湔浣。
山头咫尺不得升,甘被同行讥老愞。
兹行虽胜兴未厌,斜日归途几留盼。
回头一笑谢地主,他日重来殊未晏。
《游穹窿山》【明·王鏊】十年林下无羁绊,吴水吴山饱探玩。穹窿至近高且险,欲至靡由辄兴叹。喜闻地主有嘉招,春服初成杂童冠。画船载酒出胥口,略绰湖稍旋抵岸。民淳地僻客至稀,老少相扶出门看。吴王种香泾尚存,岁岁采香多女伴。我闻且欲登香山,雨脚忽来行涣散。明朝雨势止复作,世路阴晴那可算。文侯岂失虞人期,勇往前行赖明断。篮舆旋泞那复辞,逦迤青山开四畔。前山云接后山云,似是山灵显奇观。嵚崎荦确路登登,山腹盘回转危栈。诸峰一望皆下风,始信阳山才抵半。买臣驳落读书台,曾是樵夫终佐汉。丈夫出处会有时,不记当年愚妇讪。清泉一脉甘且寒,肝肺尘埃得湔浣。山头咫尺不得升,甘被同行讥老愞。兹行虽胜兴未厌,斜日归途几留盼。回头一笑谢地主,他日重来殊未晏。
https://shici.929r.com/shici/DmnfQz4g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