钁头添铁屋头悬,健即锄云倦即眠。
红日正中黄独熟,甘香不在火炉边。
钁头添铁屋头悬,健即锄云倦即眠。
红日正中黄独熟,甘香不在火炉边。
这首《山居诗》描绘了一位山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钁头添铁屋头悬”,形象地展现了山居者劳作的情景。钁头,即锄头,是农耕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铁屋头悬,可能是指在劳作之余,将锄头挂在屋檐下,既方便取用,也象征着农具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这一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述,勾勒出山居者日常劳作的场景。
次句“健即锄云倦即眠”,进一步展示了山居者的生活节奏与态度。当身体和心灵都感到疲惫时,便躺下休息,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锄云”并非实指,而是借喻,暗示了山居者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山居者对自然的热爱与依赖,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第三句“红日正中黄独熟”,描绘了一幅日正当空、万物生长的画面。红日正中,象征着一天中最热、最充满活力的时刻;黄独熟,则可能指的是黄花菜等植物在夏日成熟,丰收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山居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珍惜。
最后一句“甘香不在火炉边”,则表达了山居者对真正生活之美的追求。甘香,既可指食物的美味,也可比喻内心的满足与愉悦。火炉边,常与温暖、舒适相联系,但真正的甘香,即内心的满足感,并非来源于物质的享受,而是源自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诗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比物质上的享受更为重要,体现了山居者深邃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
综上所述,《山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富足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清霜覆芦花,秋向江岸白。
青山矗江天,飞鸟去无迹。
行行独愁思,今为远行客。
晨樵水上峰,夜钓矶边石。
酌水复烹鱼,可以供日夕。
且此恣盘桓,安能守阡陌。
江风吹回波,垂钩鱼不上。
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閒来走矶下,轻舟驾两桨。
何处是新洲,日入秋砧响。
闻有伐荻人,欣然愿偕往。
恐复非英流,空结千龄想。
火山横日幕,铜涧亘天徼。
乱树云南国,交绳僰外桥。
枕戈穿偪仄,带甲上岧峣。
地汁生淫雾,流烟入斗杓。
七擒依算略,一战定蛮苗。
信洽炎荒永,恩宣益部遥。
深思危大业,隆眷切先朝。
更有亲贤表,宫廷告百僚。
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
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
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
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
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
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