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原来自有秋,岩斋萧爽足延留。
山僧岂解陈蕃榻,别业浑成王粲楼。
竹里烹茶白雾写,松间却伞绿云浮。
拈须试看前题句,回首俄惊岁月流。
九夏原来自有秋,岩斋萧爽足延留。
山僧岂解陈蕃榻,别业浑成王粲楼。
竹里烹茶白雾写,松间却伞绿云浮。
拈须试看前题句,回首俄惊岁月流。
此诗描绘了夏日大觉寺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中四季更迭之景,尤其是夏季与秋季的转换,以及山中僧侣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首联“九夏原来自有秋,岩斋萧爽足延留”点明了季节的变换,虽是炎炎夏日,但山中岩斋的清爽足以让人留连忘返,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宜人与心灵的宁静。
颔联“山僧岂解陈蕃榻,别业浑成王粲楼”运用典故,以陈蕃榻和王粲楼来比喻大觉寺的隐逸生活,既表达了对寺中僧侣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身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颈联“竹里烹茶白雾写,松间却伞绿云浮”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竹林深处煮茶,白雾缭绕,仿佛在纸上书写;而在松树之间,绿云浮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尾联“拈须试看前题句,回首俄惊岁月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回顾往昔的诗句,意识到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禁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觉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追求。